400-688-2626

诚信贵于千金 一起地质资料造假事件引发的思考

来源:中国国土资源报 2010-04-22 10:57:04

不久前,某地勘单位的工作人员为了数万元的利益与开山挖泥的人员勾结,对那些根本没有发生地质灾害的山林,编造虚假地质灾害应急调查报告单。此事件引起了各方高度关注,也引发了笔者对地勘行业诚信的思考。 地质资料造假让笔者联想到了“

    不久前,某地勘单位的工作人员为了数万元的利益与开山挖泥的人员勾结,对那些根本没有发生地质灾害的山林,编造虚假地质灾害应急调查报告单。此事件引起了各方高度关注,也引发了笔者对地勘行业诚信的思考。

    地质资料造假让笔者联想到了“狼来了”的故事。从表面上看,这位工作人员靠虚假的地质报告获得了利益,但实际上得不偿失。“狼来了”的谎话说一次、两次或许有用,但说多了,恐怕没有人会去相信了。地质资料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其真实性同样不容忽视。一旦人们怀疑地质资料的真实性,等到地质灾害这匹狼真来的那天,可能会因疏于防备而让山林及其附近居民蒙受巨大的损失和伤害。这是一个两败俱伤的结局。

    地质工作者取信于人靠的是专业和技术,倘若这样不负责任地给某“健康”山林下达“病危通知书”,以后恐难再取信于人。长此以往不要说树立好形象了,就连揽活都怕成问题。试想,地质资料造假的次数多了,还有哪个地勘单位敢雇用这样的工作人员?还有哪个地方政府会支持地质工作?这简直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更可气的是最后这芝麻变成了烫手的山芋。不仅让单位名誉扫地,更连累整个行业面临诚信危机。更重要的是,地质灾害调查是非常严肃的工作,它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岂能这样随心所欲地颠倒黑白?这件事虽然只是个例,但它足以让整个行业以此为戒。毕竟有了诚信,逐步企业化的地勘单位才能获得更多商机,立于不败之地。

    造假一直都让人们深恶痛绝。相对于其他行业的造假作弊而言,地勘行业的假更具有隐蔽性,也会带来巨大的损失。如一些假的勘查资料一般不会立即露馅。它像一颗未引爆的炸弹,当竖井下去,坑道到位时才会“爆炸”。这已是若干年后的事了,早已物是人非。可这些资料和数据资料是商业性矿产勘查的核心,一旦是虚假的,会搅乱市场,损害投资者的利益。如有名的“世纪金矿勘查骗案”中的印度尼西亚“布桑金矿”勘查全部是假资料,“布桑金矿”根本不存在。这次造假让Bre-X公司的股票,由3.12加元/股跌至0.03加元/股。这个市值曾达68亿加元(约470亿人民币)的初级勘查公司突然就从人间蒸发了。在这场世纪勘查骗案中,不少勘查投资者倾家荡产,血本无归。

    假项目、假异常、假槽探、假样品、假品位、假报告、假储量等如同阻碍地质工作发展的一颗颗“毒瘤”。每个地质工作者都有责任和义务打假,将这些“毒瘤”清理干净,树立地矿行业的良好风气。一直以来,地质工作者在地质找矿、打井找水、防治地灾等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成了一方百姓的守护神,不能让造假这颗老鼠屎坏了整个地勘行业这锅粥。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征信大数据链的形成与应用探讨


联合征信研究 2018-03-30 09:59:38

社会信用体系顶层设计该理顺的“十大关系”


发现(智库版) 2018-03-07 14:10:40

博鳌亚洲论坛组成人员(秘书长)


网络 2014-04-13 19:08:06

博鳌亚洲论坛组成人员(理事会)


网络 2014-04-13 19:06:35

博鳌亚洲论坛简介


网络 2014-04-13 17:50:00

话语权的罪与罚


网络 2013-12-01 11:54:16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