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某地勘单位的工作人员为了数万元的利益与开山挖泥的人员勾结,对那些根本没有发生地质灾害的山林,编造虚假地质灾害应急调查报告单。此事件引起了各方高度关注,也引发了笔者对地勘行业诚信的思考。 地质资料造假让笔者联想到了“
不久前,某地勘单位的工作人员为了数万元的利益与开山挖泥的人员勾结,对那些根本没有发生地质灾害的山林,编造虚假地质灾害应急调查报告单。此事件引起了各方高度关注,也引发了笔者对地勘行业诚信的思考。
地质资料造假让笔者联想到了“狼来了”的故事。从表面上看,这位工作人员靠虚假的地质报告获得了利益,但实际上得不偿失。“狼来了”的谎话说一次、两次或许有用,但说多了,恐怕没有人会去相信了。地质资料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其真实性同样不容忽视。一旦人们怀疑地质资料的真实性,等到地质灾害这匹狼真来的那天,可能会因疏于防备而让山林及其附近居民蒙受巨大的损失和伤害。这是一个两败俱伤的结局。
地质工作者取信于人靠的是专业和技术,倘若这样不负责任地给某“健康”山林下达“病危通知书”,以后恐难再取信于人。长此以往不要说树立好形象了,就连揽活都怕成问题。试想,地质资料造假的次数多了,还有哪个地勘单位敢雇用这样的工作人员?还有哪个地方政府会支持地质工作?这简直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更可气的是最后这芝麻变成了烫手的山芋。不仅让单位名誉扫地,更连累整个行业面临诚信危机。更重要的是,地质灾害调查是非常严肃的工作,它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岂能这样随心所欲地颠倒黑白?这件事虽然只是个例,但它足以让整个行业以此为戒。毕竟有了诚信,逐步企业化的地勘单位才能获得更多商机,立于不败之地。
造假一直都让人们深恶痛绝。相对于其他行业的造假作弊而言,地勘行业的假更具有隐蔽性,也会带来巨大的损失。如一些假的勘查资料一般不会立即露馅。它像一颗未引爆的炸弹,当竖井下去,坑道到位时才会“爆炸”。这已是若干年后的事了,早已物是人非。可这些资料和数据资料是商业性矿产勘查的核心,一旦是虚假的,会搅乱市场,损害投资者的利益。如有名的“世纪金矿勘查骗案”中的印度尼西亚“布桑金矿”勘查全部是假资料,“布桑金矿”根本不存在。这次造假让Bre-X公司的股票,由3.12加元/股跌至0.03加元/股。这个市值曾达68亿加元(约470亿人民币)的初级勘查公司突然就从人间蒸发了。在这场世纪勘查骗案中,不少勘查投资者倾家荡产,血本无归。
假项目、假异常、假槽探、假样品、假品位、假报告、假储量等如同阻碍地质工作发展的一颗颗“毒瘤”。每个地质工作者都有责任和义务打假,将这些“毒瘤”清理干净,树立地矿行业的良好风气。一直以来,地质工作者在地质找矿、打井找水、防治地灾等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成了一方百姓的守护神,不能让造假这颗老鼠屎坏了整个地勘行业这锅粥。
监督方式防骗必读生意骗场亲历故事维权律师专家提醒诚信红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税务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网站信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技术研究市场研究信用评级国际评级机构资信调查财产保全担保商帐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训
华北地区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北天津北京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华南地区广西海南福建广东华中地区江西湖南河南湖北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西北地区青海宁夏甘肃新疆陕西西南地区西藏贵州云南四川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