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两条有关诚信的新闻。其一,教育部规定,今年考生在参加高考前要签订诚信承诺书。其二,上海市文明办提请有关部门研制小区业主个人征信体系,并拟将高空抛物等不文明行为纳入个人征信系统。教育部认为,签订诚信承诺书能减少考试舞弊事件;而市文明
近日有两条有关诚信的新闻。其一,教育部规定,今年考生在参加高考前要签订诚信承诺书。其二,上海市文明办提请有关部门研制小区业主个人征信体系,并拟将高空抛物等不文明行为纳入个人征信系统。教育部认为,签订诚信承诺书能减少考试舞弊事件;而市文明办则认为,不文明的人通常更不讲诚信。
教育部的新规恐怕要流于形式。按照教育部规定,所有考生都要签订诚信承诺书,承诺他们所提供的证明材料客观、真实、准确,承诺考试时遵守有关管理规定。考试期间本来就不允许作弊,古今中外皆然,如今在考前多做一番承诺,甚至只是多签一个名,这有多少作用?所有考生都必须承诺,和所有考生都不承诺,其实没啥区别。就好像很多人在会议上进行表决一样,“同意的人请举手”,结果总是“全票通过”。“沉默的大多数”都很普遍,何况少数人沉默?按此规定,不承诺就不得考试,谁会不承诺?即便教育部规定,自愿签订承诺书,可以拒签,谁会事先承认自己要行骗呢?《诗经》有云:“无信人之言,人实不信。”郭沫若也说过:“一位大领袖倒不在乎每宴一次客,一定要来一套大演说的。诚信已孚,思想已移诸实践,不说话比说话还要伟大。”
在这样一个诚信比较廉价的年代中,谎言满天飞,那些已经习惯向家长、老师、同学吹牛的学生肯定不在乎多撒一次谎。随便浏览一下近日新闻,不诚信的人和事俯拾皆是:河南一彭姓农民因购买假水稻种子而损失惨重,索赔半年无果后自缢身亡;肯德基在多地推出“秒杀”电子优惠券后,对赶来享受外带全家桶半价优惠的消费者宣称“假券流传,活动暂停”;福州市国土资源局挂牌出让国有建设用地,其准入条件苛刻到疑似只有一家开发商可以竞购,即所谓的“内定”。
如果教育部的出发点是为了杜绝舞弊行为,加大对舞弊考生的惩处力度,显然有更好的方法,例如三年内不得重新参加高考,或者将其舞弊行为写入个人诚信档案,五六年内诚信记录良好的才能抹去这条不光彩的记录。
更何况,舞弊的考生毕竟是少数,近年来骇人听闻的重大舞弊案都不只是牵涉到考生,而是涉及到老师、校方,甚至其他行政部门的集团弊案。既然制度比人强,就该从完善考试机制乃至教育体制着手,而不只是盯住那些背负了极大压力的学生。当然,压力也不是舞弊的理由。
上海市文明办拟将高空抛物行为与个人诚信挂钩,并进而影响到个人对房贷的申请,则是对倡导诚信的一种矫枉过正。更讲文明的人,素质更高,更讲诚信,是大概率事件,但其中没有直接的关系和必然的逻辑。
外国人也常有宣誓行为,宣誓比承诺更庄重。但这是和文化中的宗教色彩不无关联的。在宗教色彩淡薄了的现代,对虚假宣誓者给予惩罚在西方各国仍很普遍。
诚信本质上是一种内在美,其美由内而外。倘若把每个人的外表都美化得一样,这种美就要贬值。
监督方式防骗必读生意骗场亲历故事维权律师专家提醒诚信红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税务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网站信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技术研究市场研究信用评级国际评级机构资信调查财产保全担保商帐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训
华北地区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北天津北京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华南地区广西海南福建广东华中地区江西湖南河南湖北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西北地区青海宁夏甘肃新疆陕西西南地区西藏贵州云南四川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