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消费时,有没有碰到过隐形陷阱?您是否善于识别、敢于揭露这些陷阱?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即将到来,今年的主题为“消费与服务”。围绕该主题,本报联合市消保委,在瓯网瓯柑论坛bbs.wzrb.net
您在消费时,有没有碰到过隐形陷阱?您是否善于识别、敢于揭露这些陷阱?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即将到来,今年的主题为“消费与服务”。围绕该主题,本报联合市消保委,在瓯网瓯柑论坛bbs.wzrb.net开通网络互动平台,推出“3·15,揭开隐形消费陷阱”系列报道,期待你的参与。“党报热线”88869996同样等候你的来电。
点题网友:“伊景轩”
要结婚了,拍套婚纱照留下人生美好记忆,本是件令人欢喜的事,可恶的是,一些商家抓住新人们“一辈子就这么一次,别留遗憾”的心态,从选服装、挑照片到加配件,每一步都像一个“温柔陷阱”……
见习记者陈叶绿采访报道
根据网友“伊景轩”反映的线索,我们走访了市消保委,从消保委接到的投诉案例中,记者发现,类似的问题太多了——
案例一:近日,家住市区巴黎大厦的新娘李晴瑶,终于拿到了自己的婚纱照,但她在欣赏的同时,心里却难免有些痛楚:春节前,受到促销活动的诱惑,她和先生在市区一家婚纱摄影店预订了一套价格为3990元的婚纱照套餐,然而在实际拍摄中,经过化妆、选片等层层加码,最后支付翻倍。因为遭遇这“温柔一刀”,他们最终花了6000元。“不入册的照片每张加30元才能拿回底片。”想想结婚是人生大事,李小姐最后还是狠狠心,无奈地付钱拿回了所有底片。
案例二:今年1月结婚的市民小夏,在某婚纱影楼预订了一套2299元的特价婚纱照套餐。在预订时,导购仅提醒她拍照时带无肩带胸衣。但在拍摄当天,服务人员帮忙换衣服时,却以晚礼服婚纱大多是露背款式为由,极力劝说她购买隐形胸衣,考虑到照片效果她同意了。而在等待拍摄时,她随手拿起一本影集,里面漂亮的服装造型令她心动不已,可这些都是不算在套系价格里的,于是最终她加了不下5000元才拍完了这套婚纱照。“还以为捡了便宜,没想到花了这么多,有种被牵着鼻子走的感觉。”
专家点评:
《婚姻庆典服务》是维权宝典
针对上述现象,温州市人像摄影学会会长林其勉表示,由于目前行业竞争激烈,影楼利润率普遍不高。对消费者加照片入册等要求,商家合理的加价也无可厚非。随着商家诚信意识和消费者维权意识的双向提高,目前整个行业逐渐趋于规范。此外,林其勉提醒消费者,在接受相关服务时,应与商家签订协议或合同,并且最好把各项服务标准明朗化、双方的权利义务细化,比如照片尺寸、付款日期、违约责任等,规定得越细越好。同时要保留相关证据以便维权。
另外,我国首部针对婚庆服务行业的国家标准《婚姻庆典服务》已经于去年12月1日起正式实施。新标准明确规定,婚庆服务公司要公开服务项目、服务人员和收费标准,并且要在规定时间内交出录制过程中的所有原始资料,包括底片、录像带、数码资料等。
《婚姻庆典服务》还针对婚庆服务合同“不可抗力”等内容作出了约定。因此,新人出现任何婚庆纠纷,可以凭此“新国标”进行维权。
消费提示:
躲开“温柔一刀”
心态很重要
曾供职于我市某影楼的一位摄影师向记者透露,“二次消费”已经成为婚纱影楼赚钱的主要模式,影楼一般先用低价促销吸引消费者签订拍照合同,等到拍照时就会不断出现“二次收费”,此时消费者已经被“架上了轿”,既不能回头,也不想扫兴,只能被迫接受。
业内人士指出,要躲开这“温柔一刀”,首先是摆正心态。很多新人有认识误区,觉得婚纱照越贵越好,其实拍婚纱照重在留念,不需要盲目攀比,以致超出自己的经济实力。只要服装视觉效果不错、适合自己,就能突显个人魅力。尽量选择套系中已包含的免费服装和化妆品,选片时带个旁观者,采取“逆向选片”直接挑选满意的照片凑足套系规定张数,以减少不必要的额外开支。
其次,消费者要注意选择具备营业执照、信誉度较高、工作人员持证上岗的婚纱摄影店,在签订合同前看清各项条款,对摄影中的“二次消费”可以事先要求商家“拉清单”。一旦出现消费纠纷,要学会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利益,才不会糊里糊涂被忽悠。做到冷静和理性消费。
监督方式防骗必读生意骗场亲历故事维权律师专家提醒诚信红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税务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网站信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技术研究市场研究信用评级国际评级机构资信调查财产保全担保商帐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训
华北地区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北天津北京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华南地区广西海南福建广东华中地区江西湖南河南湖北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西北地区青海宁夏甘肃新疆陕西西南地区西藏贵州云南四川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