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谷县工商局巧当“信用”红娘
来源: 发展导报
2010-02-05 15:46:04
素有“旱码头”、“中国华尔街”之称的太谷县,是晋商主要发祥地之一,当昔日晋商执全国金融之牛耳的耀眼光环渐行渐远,这里的现代晋商人却仍然效仿先辈,诚信经商,演绎着一个又一个“君子
素有“旱码头”、“中国华尔街”之称的太谷县,是晋商主要发祥地之一,当昔日晋商执全国金融之牛耳的耀眼光环渐行渐远,这里的现代晋商人却仍然效仿先辈,诚信经商,演绎着一个又一个“君子取财有道”的故事。
太谷县经营商户的“生财有道”,得益于该县工商局开展的“信用建设”。从2007年开始,太谷县工商局在管理职能向服务职能转变中,就把信用市场和信用商户建设作为构建和推进信用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并与信用联社共同联手,根据各自的职责开展信用市场和信用商户评定,实现资源共享,共建信用平台,着重打造以经营诚信和金融诚信为核心内容的信用建设。他们对全县的经营户进行摸底、把关,对凡具有一定诚信度、证照齐全、无违法经营行为、未接受过工商部门处罚的商场内商户,由工商部门推荐给信用联社,信用联社经过实地考察,再与工商部门共同对经营户进行信用等级评定和确定信用额度,最后两职能部门共同为商户联合授予“信用”牌匾。随后,信用社将根据经营户的实际需要为其提供不超过授信额度的小额贷款,在授信期内经营户如果使用了信用贷款且能按期履约,则每隔一年其授信额度会扩大一倍,不能按期归还利息,逾期3个月则取消信用商户资格,逾期2个月降低50%的额度,逾期一个月降低30%的额度。
东海市场是太谷县最早的综合性经营市场之一,有经营户150余户,2007年在信用市场建设中,该市场被评为首批信用市场,市场内65户经营户被确定为信用商户。一商户告诉记者:“信用商户比普通商户更多的是行业自律,过去我行我素总想投机取巧不讲诚信的做法,最终吃亏的还是咱经营户。”东海市场总经理韩引寿介绍说:过去东海市场上缴税金每月都要逾期好几天才能收齐,自从被确定为信用市场后,现在收缴工作提前了两三天。与此同时,手续便捷、利息低的信用贷款对于资金短缺的经营户,犹如雪中送炭,许多商户在资金这一卡脖子问题解决后,纷纷扩大了经营规模,收益也如芝麻开花节节高。据测算,被评为信用商户的经营户,其经营额比一般经营户普遍高20%—30%。现在,在太谷经营市场上,信用商户的牌子已成为了经营户招揽客户的又一明显性标志。
为保证这项工作健康发展,太谷县工商局坚持严格审查、谨慎评定、公开评审、实事求是、成熟一户发展一户的原则,科学有序地推进信用建设工作。他们还发挥职能作用,多方位、多角度地当好市场和商户的“服务员”。去年,他们按照“百名工商干部进千户企业”要求,在为信用市场和信用商户提供工商登记事项预约、上门服务和法律法规咨询服务的同时,热情帮助信用商户建立信用档案,使他们能在日常经营中获得信用品牌和商标品牌、行为自律和信用建设、品牌无形资产的扩张和经济效益上升“三同步”。此外,他们对信用商户实行了严格的年检制度。东海市场的经营户程原深有感触地说:“自从被评定为信用商户后,确实体会到了好处,去信用社贷款就如同拿自己存折取钱一样方便,我现在已经使用了信用贷款6次,信用额度已从开始的2万元升级到8万元,我的经营规模也不断扩大,经营品种由过去的几十个扩大为上千个,经营额由过去的每年20—30万元变成现在的每年60—70万元”。
实施信用建设3年来,太谷县的信用市场从无到有,从有到优,基本形成了以市场带动商户,商户回馈市场的发展链条。商户进入市场进行经营活动可以获得更多的交易机会,而市场借助信用商户的良好声誉赢得了更大的发展空间,信用市场和信用商户同频共振,互融互动,共同发展。不仅如此,信用商户的建设使工商局、信用社和商户三者关系更加密切,经营者从信用社获得了资金支持,扩大了经营规模,繁荣了市场经济,从中获得了更多的经济效益,而信用社盘活了自身的信用资金,获得了贷款利润,同时信用商户在进货渠道和售后服务上都能自觉处理好各种环节,极大地避免了消费纠纷的发生,使工商部门的消费投诉案件大幅降低。据统计,从2007年开始,该县12315接到的消费投诉以每年30%的比率递减。至此,太谷县的“信用建设”实现了工商部门、信用联社和信用商户之间的“三赢”。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