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3岁的罗英,1984年高中毕业后就来到农一师一团一连工作,她继承父辈老军垦的光荣传统,扎根连队,成为农场的第二代建设者一干就是25年,25年来她热爱祖国,热爱新建,热爱兵团,热爱农场,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纪守法,模范遵守公民道
2000年,团场开展中低产田改造活动,她和丈夫商量后大胆承包了一连无人问津的110亩等外低产田,面对种水稻都不成活的贫瘠土地,她深知“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的道理,当年冬天,罗英夫妇从远离单位10多公里的个体户养猪场购买了20吨优质猪粪 ,又从团加工厂购买了12吨油渣,全部施到地里。2001年,土地给予了她满意的回报,当年水稻单产就到了400公斤,虽说投入仍大于收获,但是土地得到了很好的改良。在全兵团推行“两费自理”责任制的同时,她积极响应,为抓好2002年的农业生产,她找到连队领导作担保,带头到银行贷款5万元,成为连队“两费自理”第一人,当时很多职工都视目以待看着她,有好心的亲戚朋友来劝她,搞农业,风险大,天灾人祸难以预测,若受灾贷款怎么还?她为之一笑说“没有投入就没有收获,不敢冒风险怎么能发财”,她的话让很多人哑口无言。为巩固和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质结构,2003年她和丈夫又投入猪粪13吨,油渣8吨,继续种植水稻进行改良,单产达到了800公斤以上,土地得到了有效改良,但是水稻因市场价格问题她仍然是入不付出,她已负债达到了36万元之多,她这位坚强不屈的女性,始终坚信一个信念,有投入就会有回报,她再次预借了父母和公婆的养老金12万元投进了土地,并带头在自己承包的土地安装有压滴灌,她严格按照合理密植的棉花种植新技术操作。功夫不负有心人, 2004年种植长绒棉,单产就达到了440公斤,成为当年的植棉状元,年收入13万元,她还清了银行贷款,尝到甜头的她干劲更大了,每年都不断向土地投入肥料、油渣,使土地的肥力不断提高。
辛勤的汗水之花,必然结出丰硕经济之果。近年来,罗英种植的棉花每年单产都在450公斤以上,2008年更是达到了500公斤,2004年至2008年累计为团场上交籽棉43万公斤。她不但还清了亲朋好友的借款,自己也过上了幸福快乐的小康日子。2008年,她投资30万元购买连队滴灌泵房。又在团部购买了楼房。生活逐渐富裕起来的罗英总想为周围职工做点什么,特别是曾经帮助过自己的姐妹们,一人富了不算富,共同致富才是罗英夫妇追求的目标。她经常帮助那些有困难的职工群众,受到连队党支部和职工的好评,2008年她被选举为连队工会妇女主任。有了名誉的她充分发挥了连队妇女主任表率作用,用自己的经历、经验带动身边的群众走上了共同富裕之路。一连职工陈强、陈吉两兄弟缺少资金和种地经验。承包土地总是产量低,挣不上钱,罗英夫妇主动帮助他们,为他们借资垫付承包款,银行小额贷款担保,手把手地交陈强、陈吉两兄弟把握植棉关键环节技术。地里什么时候该干什么,怎么干,夫妇俩总是毫不保留地教给周围的农工,现在陈强、陈吉两兄弟已经从对种地一无所知,变成了熟练的植棉农工,每年种地的收入都在2.8万元以上。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从当初每亩仅有的200多公斤水稻的贫瘠土地到现在的亩产500多公斤的高产田,这里倾注了罗英的酸甜苦辣,她坚强不屈,爱岗敬业,恪守诚信公约,认真履行合约,及时还贷,不图小利,认真履行产品订单合同,特别是今年棉花市场看好的情况下,他把全部农产品交到了团里,为连队职工树立了好榜样。谈起今后的打算,罗英充满了信心,她说,兵团党委、师市党委和团党委提出了调整农业结构的发展思路,对我们职工致富是一个好前景,改变以往的只种棉花“一花独放”的老路子,我要带头响应,只有这样,我们致富的道路,才能越走越宽。
监督方式防骗必读生意骗场亲历故事维权律师专家提醒诚信红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税务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网站信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技术研究市场研究信用评级国际评级机构资信调查财产保全担保商帐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训
华北地区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北天津北京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华南地区广西海南福建广东华中地区江西湖南河南湖北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西北地区青海宁夏甘肃新疆陕西西南地区西藏贵州云南四川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