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英国杂志称官僚干预学术推动中国科研造假

来源:长江日报 2010-01-14 15:06:53

东方网1月14日消息:12日,英国《自然》杂志网站在线版头条刊文《中国科研,发表还是灭亡》(Publish or Perish in China)。文章说,由武汉大学进行的调查估计,中国买卖论文等造假行为的市场在2009年达到近10亿元

  东方网1月14日消息:12日,英国《自然》杂志网站在线版头条刊文《中国科研,发表还是灭亡》(Publish or Perish in China)。文章说,由武汉大学进行的调查估计,中国买卖论文等造假行为的市场在2009年达到近10亿元人民币。

  文章使用两个自然段介绍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副教授沈阳的论文买卖估算方法和结论,在另一自然段强调了沈阳的研究结论。

  获悉《自然》杂志刊文介绍沈阳买卖论文研究,记者昨日采访了沈阳。

  沈阳证实,1月10日上午,《自然》杂志一名编辑通过国际长途电话联系他,表达了对他的研究成果的高度关注。在达成不带政治偏见、仅就学术报道、严守研究对象和机构隐私的共识前提下,他同意接受《自然》杂志采访。

  沈阳介绍,几天来,他先后9次通过电子邮件向《自然》杂志提供相关研究论文、报告、实地调查材料、照片、不含隐私信息的QQ聊天记录、央视所拍摄的他的软件分析工作流程画面、中央及地方媒体跟进调查和结论确认的报道、网友反应及质疑等材料。此间,《自然》杂志编辑3次发电子邮件给他,提出问题和要求。

  沈阳透露,《自然》杂志编辑在与他交流的过程中,提出了多个论文买卖深度研究的更富挑战性的话题。他答复,将会进一步思考未解决的问题。《自然》杂志还问及《科学》杂志是否联系过他。

  英国《自然》杂志

  英国《自然》杂志是一份周刊,创立于1869年,是世界上最负盛名和最权威的综合性自然科学期刊之一。在许多科学研究领域中,每年最重要、最前线的研究结果在《自然》中以短文章的形式发表。

  它刊载的最新科学信息经常被世界各地新闻媒体作为最可靠来源而广泛转载,它的科学文献被引用率位居世界科技类刊物之首。

  《自然》的主要读者是从事研究工作的科学家,但杂志前部的文章概括使得一般公众也能理解杂志内最重要的文章。杂志开始部分的社论、新闻、专题文章报道科学家一般关心的事物,包括最新消息、研究资助、商业情况、科学道德、研究突破等。

  《自然》撰文披露官僚干预学术推动科研造假

  本报讯(记者万建辉)记者昨日登录《自然》杂志网站在线版,看到题为《中国科研,发表还是灭亡》(Publish or Perish in China)的头条评论文章(如右图)。

  文章说,中国最近发生的一系列重大学术造假事件凸显,中国的学术评价系统过于强调发表论文。文章认为,中国科研人员需要在高影响力期刊上发表论文的压力,可能促进了学术不端行为的产生。

  文章引用清华大学科技与社会研究所一位负责人的话说,许多人认为,急功近利的文化是造成这种现象的首要原因。

  另一个被广泛提起的原因是官僚干预学术活动。文章引用方舟子的话说,中国的大多数学术评估——人员聘用、晋升、资金分配等——是由非该领域内专家的官僚主义者执行的,“结果,数数论文的数量,而不是评价研究的质量,就成了评估的标准”。

  文章还引述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一位负责人的话说,对造假者(包括牵涉有声望科学家的著名造假案例)缺乏严厉的制裁,也助长了学术欺诈的蔓延。当对这些著名案例没有进行恰当的处理,就释放了一个非常错误的信号。

  文章透露,中国科技部曾组织对科研造假行为进行调查,但结果尚未对外公布。

  文章称,《自然》杂志从多种渠道设法探知,在调查涉及的中国6家顶级研究机构的6000多名科研人员中,大约1/3承认有过剽窃、造假行为。

  《柳叶刀》发表社论呼吁中国重振科研道德规范

  本报讯(记者万建辉)1月9日出版的国际权威医学期刊《柳叶刀》发表题为《学术造假:中国需要采取行动》的社论(如右图),指出中国要防止学术造假,应该重振科研道德规范,健全处理学术投诉的制度。

  英国《柳叶刀》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并具有同行评审性质的医学期刊之一。记者昨日登录《柳叶刀》电子版,找到名为《Scientific fraud: action needed in China》的社论。

  《柳叶刀》在社论中指出,这种大规模的造假让人失望,不仅浪费了研究时间和金钱,而且会使得研究者、研究机构和期刊本身的声誉受损。《柳叶刀》也遭遇过造假事件,一名挪威癌症专家承认他于2005年10月发表在该刊物上的一篇文章中列举的数据纯属编造。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