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份债券市场投资建议:利率产品风险增大信用债成配置需求首选综合上文中影响因素的分析,我们认为1月份债券市场可能存在的投资机会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依然是宽裕流动性所带来的机构配置需求的持续存在,另一方面是海外各主要经济体经济复苏的根基尚未巩固,表现为宏观经济数据还存在一定反复、时好时坏,类似迪拜和希腊的危机事件还存在发生的可能性,这也有可能会提升投资者的避险需求,引发资金向债券市场分流。
但是,我们认为,总体来看,1月份的债券市场依然是风险大于机会,债券收益率上行的压力仍然较大,不过由于宽裕资金面的存在,收益率上行的幅度应该有限。未来债市面临的不利因素主要有:第一,虽有通胀预期,但加息还未至眼前,目前债市悬而未落的最大一只靴子便是CPI较快升高之后,央票利率的提升。目前1年央票发行量持续维持在低位,央行坚持公开市场操作利率不变的坚决程度会逐步弱化,而一旦央票发行利率提高,将直接对中短期利率产品产生不利影响;第二,宏观经济步入上升通道,未来随着2010年中央投资的继续下达、海外经济的逐步回暖,包括投资、出口等在内的主要宏观经济数据将依然乐观,这也将对债市继续产生不利的影响;第三,新年开始,银行信贷会明显扩张。从以往的经验看,一季度通常是信贷大幅扩张的时期。一方面银行大量放贷会缩减对债券市场的投资;另一方面,我们担心银行的放贷行为最终会引发管理层的调控,更为现实的措施是提高准备金率,这必然也会对债券市场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总的来说,对于交易型机构,我们认为1月份可能很难寻找到合适的波段性操作机会,建议仍以观望主。对于配置型机构,我们认为此时更好的配置是信用产品,在明年信用债供给减少而资金仍然宽裕的情况下,信用债的利差将会有进一步缩小的空间。
短融中票:经过交易商协会三次利率底限指导后,银行间中短期票据各等级发行利率已具备一定的加息保护空间。而中等信用级别短融、中票主体信用水平到达多能获得投资者的认同。我们发现那些信用风险较低、发行利率较高的品种相对发行规模都较小,产品的喜鹊性导致市场需求大于供给。我们认为可以继续关注银行间中等信用资
交易所信用债:11月末以来股票市场的调整使得打新的回报率持续下降,近两周机构新股申购平均年化回报率已由前期的10%降至6%以下,而大部分高息公司债及城投债收益率在7%以上,在经过了前期的收益率调整之后,重新具有了一定的吸引力。以3年期6%的信用债为例,全年来看,与1年期短融相比风险保护约135bp,年内在市场震荡、新股频发和企业债供给冲击等因素影响下,该波动幅度很可能能够达到,并且公司债还可以在交易所市场进行质押回购,因而投资者一般不会对公司债要求有短融一样高的收益回报。如果把公司债质押回购和打新股综合起来看,投资者要求的风险保护可能是信用债本身不亏本,那么对应的收益率波动空间为335bp,风险保护性很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