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有一个“义乌梦”。很多人相信,只要经过奋斗,便能获得美好生活。 1995年,缙云人陈洪见、陈号玲夫妇正是怀着“义乌梦”,和老乡一起,来到义乌这个“世界小商品中心&rd
浙江有一个“义乌梦”。很多人相信,只要经过奋斗,便能获得美好生活。
1995年,缙云人陈洪见、陈号玲夫妇正是怀着“义乌梦”,和老乡一起,来到义乌这个“世界小商品中心”淘金。
若干年后,已成为当地家喻户晓的大老板的陈洪见,对来访的记者简短地讲起那段日子:当时,怀揣500元的他们,几乎“一穷二白”。
在一些义乌商人的片言只语中,我们拼凑出这对异乡创业者的奋斗轨迹。
最初,陈洪见夫妇在义乌宾王市场租摊位经营保健品,后来又开过拉面店,摆过地摊卖过服装。
这些小生意并没有让他们大富大贵,直到开了副食品店。
“他卖广告衫挣了一笔钱后,就去做副食品批发生意了。”一位曾是陈洪见生意伙伴的老板说。
上个世纪90年代,人们在解决了温饱之后,对健康和品质生活有了更多的渴望,此时,营养麦片迅速从南方红火到全国。
陈洪见抓住了机会。据说,他代理了国内一个并不出名的麦片品牌,然后对下线的经销商采取高额奖励的政策,一举打开了市场销量。“他给卖得好的经销商,奖励皮卡汽车一辆,在当时非常有诱惑力。”
这是一场危险的赌博,幸运的是,陈洪见赢了。
广告偏执狂无法复制神话
一度让陈洪见夫妇和他们的“洪太”商标飘飘欲仙的民间借贷,眼下却成了压垮他们的最后一根稻草。
今年是浙江洪太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成立的第十个年头,不幸的是,这家曾经的明星企业,省级农业龙头企业,中国驰名商标持有者,却是在债务纠纷中,度过了自己的十周年。
尽管,在当地政府的帮扶下,洪太公司还在维持生产,但厂区5幢厂房、3年前拍下的56亩土地均被法院查封,公司名下已没有一分可以动用的资金。
坊间更是传闻,公司创办者陈洪见和他的妻子陈号玲已经欠下近3亿元民间借贷。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这家曾经辉煌的企业,走到几乎山穷水尽。快报记者深入义乌政商界,力图勾勒出“洪太”沉浮的背后原因。
陈洪见夫妇,当然不会满足于此。
1999年,他们创办了浙江洪太生物工程有限公司,陈号玲任董事长,陈洪见是总经理,公司注册资金5000多万。
由于义乌盛产红糖和生姜,他们把目光投向了红糖加工产业,开发了一系列姜汤和姜糖产品。
陈洪见夫妇很自然地想起了卖麦片时的策略――显然,豪赌的胜利让他们相信自己的直觉。
他们把宝押在了广告营销上。
公司花大价钱请来了影星左小青作为产品代言人,一时间,“洪太”的广告在央视、东方卫视、湖南卫视等频频露脸。
一夜之间,陈洪见夫妇也成为了人们心目中新的财富偶像。
然而,让陈洪见夫妇失望的是,姜糖产品的局限性让他们无法复制麦片的神话。一位前洪太公司高管透露说,在势头最好的2007年,洪太的每月销售额依然徘徊在100多万元。而公开报道显示,去年,洪太公司与浙江卫视签约广告资金就达800万元。
显然,投入与产出并不成正比。
更要命的是,除了广告投放,还有更多地方需要花钱:2006年,洪太新厂房开始建设,光建设资金就需要1200万元;第二年,公司拿下义乌廿三里街道一块近56亩的工业土地。
民间借贷上瘾,资金链暴露危机
在义乌,几乎没有老板会担心钱――这是一个千万富翁一抓一大把的城市,更何况,陈洪见是一个已经赚足了声誉的老板。
“当时有人来找我,说‘洪太’大老板要一笔钱周转一下,我想都没想就借给了他。”义乌商人吴忠,去年借了250万给陈洪见。
一个陈洪见在MBA培训班上的同学,也借了500万给他。“差不多他MBA班上的同学,都借过钱给他。”
据说,陈号玲也在她所在的MBA培训班上借了钱:有一位女同学借了120万给她,借条都没写。后来发觉陈号玲无力偿还债务时,那位同学只好把自己的工厂搬进了“洪太”厂区。
“他总是有各种理由来借钱,有时是银行贷款到期要转一下,有时是新项目开发需要钱。”另一位借了1000万给他的商人说。
他们借大笔现金给陈洪见,完全凭着对他的印象,“他给我们的印象,就是大老板,很大方,出手很阔气。”一位和陈洪见经常在KTV等场所碰面的义乌商人说,“有时候他一两个人吃个便饭,都能吃到两三千块钱。”
陈洪见夫妇显然不是资本运作的高手,几个回合下来,公司的资金链岌岌可危。而去年的金融危机,更加速了公司的颓败。
记者从金华中院一份有关洪太生物民间借贷案件执行款的分配方案上看到,洪太至少对外欠款4400万元。洪太现在名下的厂房和土地也已被杭州西湖区法院、杭州上城区法院、义乌法院等查封,这些债权人中,也包括浙江广电集团等媒体。
“根据我们的调查,陈洪见夫妇和‘洪太’公司账户上,已没有一分钱可供债权人分配了。”义乌法院执行庭副庭长季东勤说。不过蹊跷的是,就在义乌法院有关陈洪见债务纠纷一案判决后,陈洪见夫妇名下财产和公司股份都发生了转移。
现在,在当地政府的扶持下,“洪太”还在勉强运转。“企业曾经是我们的龙头企业,现在遇到了困难,我们也在想办法,帮助企业走出困境。”义乌经发局局长贾贵男对记者说。
而当记者试图联系陈洪见采访时,他拒绝了。
“如果有100%的利润,他们便敢于冒着杀头的危险。”这是马克思对资本家贪婪本性的评价。但现在,即使有巨额回报,义乌的民间放款者也变得谨小慎微。
显然,与温州等民间借贷发展顺利的地方相比,在经过了吴英案、金乌集团张政见出逃事件及大批明星企业倒闭之后,义乌曾经火热的民间借贷市场,遭遇了信用崩盘。
义乌的民间借贷有多萧条?
寄售行一条街仅剩两家
寄售行从事民间借贷,是一个公开的秘密。
在义乌,民资借贷还以“投资公司”、“典当”、“信用咨询”、“合作炒股”、“担保”等形式出现。
义乌市化工路是寄售行、典当行、投资公司的聚集地之一,繁盛期曾开出10多家寄售行(包括典当行、投资公司等)。
几天前当记者来到这条路上时,却发现寄售行仅剩两家。当地工商局的信息显示,今年以来,已经有超过20家寄售行被注销,而注册成立的不到5家。
“放出去的钱收不回来,只好关门跑路了。”吴剑锋(化名),四十出头,在寄售行从事民间借贷业务多年,据他介绍,在高峰时,平均每个月从他手上过的资金都超亿元,而现在只有三分之一,而且大多数的借款都需要抵押物。
“以前借款完全是凭信用,根本不需抵押。”吴剑峰说,两年前,义乌的民间借贷纠纷发生得很少。
这一点,得到浙江现代阳光律师事务所张国华律师的认同,“从去年开始,有关民间借贷纠纷的案子突然多了起来。”
去年,义乌市法院共受理各类案件22250件,比前年多了近七成。这其中,债务类案件大幅攀升。
民间借贷为何衰落?
女婿出卖老丈人,一个信用崩盘的真实故事
有专家认为,中小企业贷款有时间急、金额小、用信频、期限短等特点,难受银行青睐。因此,在当前保增长压力不减,而社会投资相对不足的背景下,释放民间融资是适时之举。
可是,民间借贷在经济发展不错的义乌,为何又突然萧条下来?
无法查清谁是第一个破坏游戏规则的人,但可以知道的是,在义乌民间借贷的圈子里,不少人为了自保,出卖了曾经立身的信用。
有一个真实的故事。女婿曾借了500万给一个大老板,但大老板去年生意一败涂地,无力偿还。
这时,女婿拉着老丈人,说这个大老板实力雄厚,说服老丈人也借了500万给那个大老板。但一转身,女婿就让大老板把那500万还给了自己。
“这样的情况,特别在去年,很普遍,大家都生怕自己借出去的钱拿不回来了。”一位义乌商人说。
义乌金融监管人士透露说,义乌的民间资金不下150亿元,另一些市场人士则估计,当地游资不下400亿。
而现在,他们判断,目前市场上已经有一半资金不敢借出去了。
可以作为佐证的一个数据是,2008年末,义乌金融机构存款首次突破1000亿,人均储蓄居全省县级市第一位。
信用崩盘影响有多大?
赫赫有名的老板也只好一个摊位一个摊位去借
信用的崩盘,导致的直接后果是:在义乌借钱成了件犯难的事。
“已经有人为了借钱,借到100万,就给担保人30万作为酬劳。”一度靠民间借贷来盘活生意的义乌老板们,开始面临资金的饥渴。
义乌一朱姓老板在当地赫赫有名。杭州某著名购物商场在义乌开的分店,就是由他承包经营的。他还在义乌开发了一个高档的写字楼,售价在两三万元每平方米。
“一开始他放出消息来,说需要用钱,不过门槛比较高,至少得5000万元才愿意收。但是,他借不到钱,就放宽说,1000万元也可以。到最后,还是没借到多少钱,听说他只好派人到义乌市场上,一个摊位一个摊位去借钱。”一位知情人士告诉记者。
会不会影响义乌经济复苏?
大量资金从制造业流出,投向房地产和风险投资
专栏作家、著名经济评论人士叶檀,昨晚在接受快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义乌民间借贷信用的崩盘,将会导致大量资金从制造业中流出。
“义乌之前民间借贷的繁荣,取决于两个条件。一个是熟人社会良好的信用保障,另一个是经济形势的向好。”叶檀分析说。
而现在的问题是,社会信用遭到了破坏,而外向型的制造业,目前依然无法让人乐观。“这自然会让大家对借款人的还款能力产生质疑。”
另外,握有大笔闲钱的商人们,不愿意让自己的钱在银行“睡大觉”,“现在很多义乌的老板,除了把钱投向房地产之外,也在中部及沿海等地,参与一些类似风险投资的行为。这也导致大笔资金从制造业中流出。”
现在,政府希望这个缺口由小额贷款公司来填补。去年,浙江省启动了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工作。义乌意外地获得两个试点名额。
只是,很多人对此并不看好。“小额贷款公司的发展,取决于政府的政策,目前限制还比较多。比如在存款业务、存贷款利率差以及税收上,都还有很大的空间可以操作。”叶檀说。
-名词解释
民间借贷
民间借贷是指公民之间、公民与法人之间、公民与其他组织之间的借贷。只要双方当事人意见表示真实即可认定有效,因借贷产生的抵押相应有效,但利率不得超过人民银行规定的相关利率。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借贷案件的若干意见》规定:“民间借贷的利率可以适当高于银行的利率,但最高不得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四倍”。
监督方式防骗必读生意骗场亲历故事维权律师专家提醒诚信红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税务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网站信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技术研究市场研究信用评级国际评级机构资信调查财产保全担保商帐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训
华北地区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北天津北京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华南地区广西海南福建广东华中地区江西湖南河南湖北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西北地区青海宁夏甘肃新疆陕西西南地区西藏贵州云南四川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