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12月9日热线消息市民张先生因不满意自己的工作,离职前经常旷工,后来与公司解除了劳动关系。9日,记者了解到,张先生因旷工被公司追索万元违约金。张先生在2008年初与潍坊一家贸易公司签订了合同,但工作了一年后,他觉得该职位不适合自己,
本报12月9日热线消息市民张先生因不满意自己的工作,离职前经常旷工,后来与公司解除了劳动关系。9日,记者了解到,张先生因旷工被公司追索万元违约金。张先生在2008年初与潍坊一家贸易公司签订了合同,但工作了一年后,他觉得该职位不适合自己,在要求更换职位被拒绝后,遂想离开公司自己做批发生意。2009年9月30日,他写了封信交给公司经理,要求解除劳动合同关系。11月1日,他开始了自己的批发生意,不再上班。
一个月后,贸易公司找到了张先生,说他在工作期间经常旷工,违反了公司的合同规定,要求他按照合同条文支付1万元违约金。张先生说,他已经提前一个月写了辞职书,根本没有违约,因此拒不给钱,但公司方称如果他再不给钱,就要把他告上法院。
贸易公司方称,根据公司考勤表,张先生从2009年7月份开始就已经旷工,因他违约,公司方按照合同在同年10月份时向张先生发了解除合同通知书。对此,张先生说,他从2009年7月份开始准备自己的批发生意,有时工作不太专心,但并不是旷工。山东王杨律师事务所的王建华律师说,张先生与公司签订的劳动合同合法有效的话,双方应该按照合同的约定履行义务。张先生无故旷工,虽然事后提交辞呈,但已经违约,需要支付违约金。
监督方式防骗必读生意骗场亲历故事维权律师专家提醒诚信红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税务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网站信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技术研究市场研究信用评级国际评级机构资信调查财产保全担保商帐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训
华北地区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北天津北京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华南地区广西海南福建广东华中地区江西湖南河南湖北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西北地区青海宁夏甘肃新疆陕西西南地区西藏贵州云南四川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