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维权有“度”基于诚信经营

来源:瑞安日报 2009-11-24 08:53:30

随着《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及相关法律法规日益深入人心,消费者的维权意识也不断增强,但在维权过程中,也会出现“过度维权”的现象。本报昨日第三刊登《维权,岂能漫天要价》一文引起读者关注。记者就这一话题在瑞安报网(htt

  随着《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及相关法律法规日益深入人心,消费者的维权意识也不断增强,但在维权过程中,也会出现“过度维权”的现象。本报昨日第三刊登《维权,岂能漫天要价》一文引起读者关注。记者就这一话题在瑞安报网(http://www.rarb.cn)直播间及读者QQ群和网友互动。

  【地主家的少爷】:我觉得过度维权只是个例,消费者在维权过程中一直处于弱势。绝大多数消费者只是想通过索赔来挽回自身损失。

  【花茶巧克力】:作为消费者我也曾经为自己维权过。上一次在外滩某店内消费后买单时,服务员没有把我退掉的菜从账单上划掉。我在买单后发现了这一问题,要求店家给个说法,后来他们负责人出面致歉,给我们当天的菜价打了8折。

  【过期的白开水】:这样是不是有点小题大做呀!餐厅酒店之类的忙起来,做事情总会有疏忽的么,减去那个菜的价格也就可以了吧,没必要要求别人打折吧!

  【轻轻的阿青】:我不这么觉得,你怎么知道他们是不是故意不把菜从菜单上划掉。如果买单的时候不看的话,那不是白白给了那盘退掉的菜钱了,不管怎么样都要争取自己的权利。

  【朦朦有情】:你们看,这么小的一盘菜的问题,有的人觉得你这样的要求过分的,有的人觉得那是合情合理的。其实在这些维权过程中所谓的过度不过度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每个人所处的立场不一样,看法和观点也就不一样。

  【习惯低调】:平心而论,绝大多数消费者过度维权只是出于对自己利益的保护而已,并不想借此来发横财, 而少数消费者采取不够冷静的举措也是事出有因。

  【渔翁】:我觉得,有时候过度维权也是被商家给逼的。之前,我在某品牌饮料里发现了鼻涕状的沉淀物,我用手机拍了照片和视频。后来打电话去该品牌公司温州销售点反映情况。可过了一个多星期也没人理我,于是我就再打电话说,再不派人来解决,我马上打电话给媒体曝光,我说我有视频和照片。没想到,第二天,该公司就派人下来解决了,还赔偿了我一箱该品牌的饮料。你说,要不用非常手段,这些公司的人会乖乖来帮你解决问题吗?

  【那时樱花】:我觉得是商家侵犯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后并没有以一个很好的态度去解决,从而引发了消费者的过度维权,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过度维权也是一种无奈之举。

  【花茶巧克力】:我也这样觉得,如果商家的态度诚恳的话,我们肯定不会提出过分要求的。其实我们在乎的不是那点钱,要的是一个理。如果态度诚恳,我们也能理解商家忙中出错。

  【喳喳鸟】:消费者并不会因为一件小事便轻易与经销商或厂家“宣战”。出现过度维权的行为,往往都是在积累了很多不满之后爆发的结果。就像是弹簧反弹,需要慢慢积累达到一定程度,积压得越久,其反弹力越大。产生过度维权的“弹力”也是慢慢累积的。

  【克拉之迷】:只有当诚信经营体系不断完善,当消费者的法律意识和自身素质都得到提高,过度维权的事才会越来越少。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电力公司安然


互联网 2016-11-28 07:42:00

一图读懂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


互联网 2016-11-13 21:27:00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