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起,《最高人民检">
从
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诚信经济,诚信的缺失是我们在建设市场经济中的最大问题。从前几年最高检推行“行贿人黑名单”起,我国在重建市场经济的诚信方面可谓下力不少,“执行黑名单”、“银行信用黑名单”直至最近提出的“醉驾黑名单”,一时间,“黑名单”如雨后春笋般冒出,让诸多不守信之人心惊肉跳。
无论是“行贿人黑名单”还是“执行黑名单”、“银行信用黑名单”,都起到了良好的效果,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此次,最高检扩大行贿档案的查询领域,将再次增强“行贿人黑名单”的威慑力。
但是,美中不足的是,各种名目繁多的“黑名单”目前没有联网,只能实现单边的查询,受制于部门的局限,这不便于全面了解某一个人或者公司的诚信情况。与“黑名单”各自为政相对应的是,“黑名单”是掌握在各个主管部门手中,对于普通公民来说,诚信的遵守还是被动性的。因为,诚信的记录没有与个人的档案如影相随,个人在平时就没有那种视诚信为尊严意识,没有为自身的诚信档案增添光彩的动力,也就在遵守诚信方面缺乏主动性。
其实,一个人有行贿记录、不自觉履行判决的要求,抑或是不自觉履行银行还债的义务,都是一种不诚信的行为。在市场经济下,交易的双方都有权了解对方在各方面的诚信状况,以此作为判断是否与对方合作的依据。比如,一个单位查询一个建筑商是否会行贿,也未必就不需要了解对方在履行合同义务方面的情况,因此,掌握“黑名单”的部门各自为政既没有必要,又降低效率。再有一个,“黑名单”仅仅是掌握在各个主管部门手中,而不记载于公民的个人信用档案中,这也是不足的,它只能从负面威慑公民要守信,而不能在正面弘扬公民自觉去守信。
因此,我们的“黑名单”制度应当逐步向个人信用档案迈进,这可以分二步走:第一步就是将“行贿人黑名单”、“执行黑名单”、“银行信用黑名单”等等进行联网,统一起来,在一个地方能查询到多个“黑名单”;第二步就是逐步建立个人信用档案,将各种不诚信的记录逐步记入个人信用档案之中。
监督方式防骗必读生意骗场亲历故事维权律师专家提醒诚信红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税务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网站信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技术研究市场研究信用评级国际评级机构资信调查财产保全担保商帐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训
华北地区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北天津北京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华南地区广西海南福建广东华中地区江西湖南河南湖北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西北地区青海宁夏甘肃新疆陕西西南地区西藏贵州云南四川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