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华社深圳新闻中心 据《每日经济新闻》周五报道,国家发改委财金司司长徐林15日指出,今年城投债发行的量比较多,有可能在未来引爆风险。他指出,城投债发行规模的空前上涨和地方政府负债超5万亿等因素有可能引发的风险。 徐林同时强调,发
据《每日经济新闻》周五报道,国家发改委财金司司长徐林15日指出,今年城投债发行的量比较多,有可能在未来引爆风险。他指出,城投债发行规模的空前上涨和地方政府负债超5万亿等因素有可能引发的风险。
徐林同时强调,发改委不会采取过去简单的“一刀切”应对方式来“停掉城投债”,只能通过继续完善现行体制和法规,“维持城投债发展”。
国家发改委新的统计资料显示,今年1至8月份,全国发行的城投债共计64只,融资845.5亿元,而2005年至2008年底4年时间发行的总量也只为1585亿元――今年前8个月已占到过去4年发行总量的一半以上。
“我们要关注规模过大引发的潜在风险。”徐林强调,城投债发行过程中出现的“作虚”动作,无疑让风险更加突出。具体表现为城投债发行前存在着“过度包装”,即城投公司“作虚资产”和“作虚利润”。
徐林介绍说,央行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国有3800多家地方融资机构,管理总资产8万亿,但是地方政府的负债已达5万亿,“这背后连带的就是地方政府的信用风险”。
城投债,又称“准市政债”,是地方投融资平台作为发行主体,公开发行的企业债和中期票据,其主业多为地方基础设施建设或公益性项目。
监督方式防骗必读生意骗场亲历故事维权律师专家提醒诚信红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税务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网站信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技术研究市场研究信用评级国际评级机构资信调查财产保全担保商帐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训
华北地区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北天津北京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华南地区广西海南福建广东华中地区江西湖南河南湖北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西北地区青海宁夏甘肃新疆陕西西南地区西藏贵州云南四川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