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本报发出“二手车诚信认定标志”征集令以来,激发了读者的创作热情,纷纷向本报发来邮件投稿。不过有评审组的专家也指出了所投设计稿中存在的主题不明确等问题,并提出相关要求,得到了大部分读者的认可。本周,本报又陆续收到
应该给车商设计一个标志
一些读者对本报关于二手车诚信认定标志征集活动非常关注,不仅观察得仔细,而且还提出建设性的意见,非常专业。市民章先生在邮件中说:“由第三方机构给二手车做认定并张贴诚信标志是个不错的主意,可以让普通消费者一见便知,买车将更放心。只是觉得名称要改一个字更准确些。二手车诚信认定给人主观色彩较浓,不如改成‘认证’,显示出客观、科学和严谨性。”
一位秦女士则建议,给车张贴诚信标志,可以让买二手车的人放心,但如何使卖车的车主卖得舒心呢?还应该给车商设计一个标志,张贴在展厅显眼处。对此,一些4S店二手车商认为,这个建议很专业,现在很多厂家都比较推崇认证二手车,都有自己的认证流程,如果本报也搞认证的话,公信力将更高,有助于培育二手车的品牌消费意识。
说图案元素要齐要有张力
关于本周一本报登出的部分设计作品,读者也表达了自己的看法。陈女士是位美术老师。她说,设计标志一定要有比较齐全的元素。除了颜色、图形外,文字也很重要。就二手车诚信认定标志而言,既然要突出放心、公信力,那么就要标出“品牌二手车”、“诚信认定或认证”,“颁发单位”三大元素。同时,为了增加国际色彩,还应该将“诚信认定或认证”的拼音字母头一个字母,用大写来明确标示,最好是以拼音字母为主,汉字为辅。
在一家广告公司从事平面设计工作的朱先生,对标志设计的理解更深刻。他认为,越是简单的标志,越考手艺,既不能一览无余,那样太平庸;又不能太过艰涩,让人看不懂的作品是失败的作品。好的标志应该有象征意义,让人第一眼明白是怎么回事,再看还能有联想,感觉到图形中的张力,越看越耐看。只有这样,车商和车主才都乐于张贴,从而形成一种二手车文化。
监督方式防骗必读生意骗场亲历故事维权律师专家提醒诚信红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税务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网站信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技术研究市场研究信用评级国际评级机构资信调查财产保全担保商帐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训
华北地区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北天津北京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华南地区广西海南福建广东华中地区江西湖南河南湖北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西北地区青海宁夏甘肃新疆陕西西南地区西藏贵州云南四川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