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前,银川市土地储备局拆迁了杨氏父子的营业房,至今未安置。银川市土地储备局称,目前银川有近百万平方米拆迁房没有得到安置。(本报8月25日08版) 不容否认,我们身边随处可见不讲诚信的例子。比如8月25日的《新消息报》报道,银川
不容否认,我们身边随处可见不讲诚信的例子。比如8月25日的《新消息报》报道,银川市获得市级以上“守合同重信用”称号的企业仅占全市企业总数的4.1%。但无论企业、个人如何不讲诚信,政府都应当高举诚信大旗,言出必果。
而本案暴露出的,恰恰与此相反,银川市土地储备局与老百姓签订了拆迁合同,约定了安置时间和方案,却失信于民,以致被市民告上法庭。
现实中,拆迁每每引发冲突,核心问题就是老百姓的不信任感加剧。不信任政府或开发商提出的价格和作出的允诺。而政府或开发商不讲诚信,恰恰为这种不信任感作了注脚。本案中,杨氏父子原本是相信银川市土地储备局这样的政府部门的,也相信经过公证的拆迁补偿协议。可是,我们没有想到,违约的不是公民,恰恰是政府部门。这其中也许出现了许多连银川市土地储备局都不能掌控的变数,但这不能成为不讲诚信的理由。出现变数还可以通过协商修改协议,而不是把问题闹到法庭上,使政府与百姓之间的不信任感越拉越大。
银川市土地储备局自曝还有近百万平方米的房子未安置,也就是说,该局不讲诚信的例子远不止杨氏父子这一起。我不知道相关领导心情如何,反正我心情很沉重。应该想办法解决,再不能失信于民了。
监督方式防骗必读生意骗场亲历故事维权律师专家提醒诚信红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税务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网站信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技术研究市场研究信用评级国际评级机构资信调查财产保全担保商帐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训
华北地区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北天津北京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华南地区广西海南福建广东华中地区江西湖南河南湖北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西北地区青海宁夏甘肃新疆陕西西南地区西藏贵州云南四川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