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信用 北京某高校大二学生,每次外出吃饭、购物,刷信用卡消费已经成为他的一个习惯。这也一度被许多大学生看做是时尚的消费方式,一个大学生办三四张信用卡已经不是什么新闻了。 但是由于银行对学生还款能力审查不严,学生消费缺乏自
|
大学生信用
北京某高校大二学生,每次外出吃饭、购物,刷信用卡消费已经成为他的一个习惯。这也一度被许多大学生看做是时尚的消费方式,一个大学生办三四张信用卡已经不是什么新闻了。
但是由于银行对学生还款能力审查不严,学生消费缺乏自我控制能力,导致还款困难等一系列问题,学生信用卡在一定程度上方便学生的同时,也带来了不良的后果。
据媒体报道,日前北京宣武法院受理了最大一批信用卡欠费案。北京某银行一次将210名欠费卡主告上法院,其中1/4欠费卡主是大学生。而7月中旬,银监会更是下发通知,通知中说,银行业金融机构应遵循审慎原则向学生发放信用卡。围绕着大学生信用卡又有着哪些是是非非,对大学生信用卡又将如何看待?记者为此进行了调查采访。
学生办卡其实并不难
曾几何时,大学校园是各家银行的必争之地,校园里常年可见各大银行的信用卡办理摊点。没有稳定收入来源的大学生办理信用卡容易吗?记者了解到,此前银行方面对大学生办理信用卡还是给予了较多方便,比如此前发行第一张针对学生信用卡的招商银行(600036,股吧)规定,大学生信用卡每月第一笔信用卡提现,免收手续费;建设银行(601939,股吧)则提供刷卡送礼品和免息分期购买等特殊优惠。
此外,在申请办卡的时候,“无工作、无收入”的在校大学生无需任何担保与抵押,仅需向银行提供学生证、身份证复印件即可领取申请表。相比之下,有收入、有工作的社会人员则除需提供身份证外,还需要单位的收入证明,银行还将对申请人家庭状况、单位情况等进行审核,以确定是否可以办理及透支额度。
经过记者一番了解发现,大学生办理信用卡分为这么几个类型——
追逐潮流型——小李是一个生活在潮流之中的大学生,什么新潮她追逐什么,什么新鲜她就会去尝试什么。前两年,看到校园里办理的银行摊点,她第一个奔了过去,成为了宿舍中第一个吃“信用卡大螃蟹”的潮流女孩。小李就这样办了第一张信用卡,赶潮的她还接二连三地办理了多张其他银行的信用卡,理由就是“卡片的画面设计精美,是个时尚”。小李还带动了宿舍中以及其他宿舍的一些潮流女孩办理了信用卡,成为刷卡大军中的一员。
礼品诱惑型——Hello Kitty猫、精美的小靠垫、刷牙的小杯子、心情日记本甚至还有化妆组合……看着这些礼物,就觉得很是开心。至今,她因为办理信用卡而拿到的小礼物就有一大堆了。和她一样的大学女生有很多,办理信用卡的理由就是因为赠品简直太诱人了,简直抵抗不了,只有乖乖投降了。而这还只是开端,因为一旦办理信用卡进行消费,就会有积分,而积分到一定程度,又可以换取精美礼品,王娜为了精美礼品也是频频刷卡消费。
为友帮忙型——“其实当时一点都不想办,可就是因为我朋友就是做信用卡业务员的,为了帮他完成办卡工作量,才办的这张信用卡。”胡靓在大学中学习的是金融专业,深知刷卡消费不节制的不良后果,所以一开始并不想办理信用卡,虽然很是理智,胡靓还是很仗义地办理了信用卡。而记者在首都经贸大学等高校了解到,这种为朋友两肋插刀办理信用卡的还不是少数。
而记者还了解到,其实在高校里面,不少大学生都还兼职做信用卡推销员,“同学做个兼职也不容易,办一张信用卡也算帮他一个忙吧。”首都经贸大学一位大学生对记者说。
消费疯狂型——现在是一个物欲横流的时代,各种层出不穷的新鲜商品时时刻刻吸引着人们的眼球,当然包括在校园之中的大学生。小杨向记者透露,他的一位室友就是典型的冲动消费一族,只要看到喜欢的品牌服装或是数码产品,便会毫不犹豫地购买来尝鲜。而父母给他每月的生活费根本不够满足他的购买欲望,不得已他不得不求助于信用卡。这样,频频刷卡成了他的消费习惯,而他面临的却是每月数千元的还款额。
理智对待型——“我现在每月做家教,有时候还会写一些文章发表,收入来源还可以。”李渊是传媒大学新闻系的高才生,写得一手好文章,稿费成为他的收入来源。但是由于他经常要进行一些“文化消费”,比如看经典电影,看话剧,听歌剧等,所以他也经常需要提前预支消费,因为暂时等不到稿费寄过来。“不过我刷卡消费都是有节制、有计划的,也只办理了一张信用卡,不像别的同学有好几张。”
用助学款还信用卡
“爹妈这边存,孩子那边刷,刷得学生红了眼,刷得爹娘昏了头,刷得债务筑成墙……”这是网络上流传的关于大学生刷卡现状的一则顺口溜。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对于未体验过劳动艰辛的一些大学生来说,理财意识相对薄弱,自控能力比较差,常常在冲动消费后才发现自己无力还款。而大学生办信用卡时多数留了家里的住址,规定期限内无法还款,银行方面会向父母催要。有父母做“后盾”,孩子们花钱就更加不理性。而在一个高校,记者还了解到,有的大学生频频刷卡,竟然用助学款来还信用卡。
北京某大学大三学生小曹的妈妈李阿姨最近就收到了银行的催款单。小曹无法还清拖欠银行的3000元欠款,银行只好把催款单寄到小曹的家中。李阿姨靠在市场卖菜维持生活,收到银行的来信,让她很震惊:“孩子这么大了都不会节制消费,我们做父母的真得很无奈。”
对于目前这种“孩子消费,家长买单”的情况,学生家长刘女士说:“信用卡消费让孩子脱离了家长的监督,为不理性消费创造了可能,给孩子和家长都增加了经济压力。”而在记者采访中了解到,刘女士的抱怨代表了大多数家长的心声,他们希望孩子在刷信用卡的时候能够做到理智,更多家长表示,银行方面在给大学生办理信用卡时应当考虑家长的感受,而不是只顾银行开展业务。
大学生成银行催收重点
北京CBC(信用)管理有限公司是一家信用管理公司,给银行催收信用卡欠款是他们的一项业务。该公司催收主管之一郭女士对大学生使用信用卡方面很有感触。她总结说,近年来,随着国内各家银行信用卡发卡力度的增加,大学生信用卡逾期欠费的情况逐渐凸显,大学生是他们公司的一个催收重点群体。
郭女士介绍,在对大学生欠款人进行催缴的过程,经常会遇到以下几种情况:
逾期期数较长,通常达到三个月以上,进行催缴时表示无偿还能力,且对透支逾期所造成的后果不甚了解,“就是办卡的时候根本不知道,如果不还款会有什么后果,实在有点糊涂。”
另外,个别大学生诚信度很差,根本认识不到自身的问题,直接推卸责任到银行,在催缴过程中找各种借口,且对信用卡还款标准不了解,认为只要慢慢还清就可以,不考虑还款周期。
“同学之间互相借用,此类问题也经常出现,自己办理的信用卡转借给其他人使用,进行催缴时不认为自己有问题,不知道自己要承担的责任,互相推诿,要求银行向第三人进行催收。”郭女士说,这也是他们在催收过程中遇到较多的一个问题。
“虽然各银行对大学生发卡的额度不高,大多集中在3000元至5000元左右,但也有个别的商业银行给大学生发卡的额度较高,最高有达到20000元的额度,造成大学生个人无法控制透支力度。”郭女士说,这也是值得考虑的一点。
同时,在催收过程中,郭女士他们经常还收到这样的反映:“大学生欠款后,其老师父母等相关人员对于此类情况比较反感,多数认为是属于银行的责任,认为根本就不应该给无固定工作和无固定收入的大学生发卡,大部分不配合催收,造成催收困难。”这也是让他们比较头疼的。
银监会出手重点监管学生卡
日前,中国银监会关于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信用卡业务的通知》。通知中第六条说,银行业金融机构应遵循审慎原则向学生发放信用卡。不得向未满18周岁的学生发放信用卡(附属卡除外)。向经查已满18周岁无固定工作、无稳定收入来源的学生发放信用卡时,须落实第二还款来源,第二还款来源方应具备相应的偿还能力。银行业金融机构发放信用卡前必须确认第二还款来源方已书面同意承担相应还款责任,否则不得发卡。
针对这个规定,北京CBC(信用)管理有限公司的催收主管郭女士说:“这个规定简直太及时了,我们此前已经听到不少家长抱怨了。”而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不少大学生的家长都对这个规定持肯定意见,“这下子孩子的财务我们也能掌握了,不能让孩子乱无节制地消费了”。
一位银行业内部人士表示,这一规定也有利于大学生信用卡市场的规范,“各个商业银行之间对争夺大学生信用卡市场曾经很是白热化,这下有个规范了。”
针对这个规定,各个商业银行又将如何应对?记者进行了一番走访。
大学生信用卡收紧了
记者的第一站是建设银行的一个储蓄所。该储蓄所工作人员表示,办理建行大学生龙卡者需在建设银行(601939,股吧)网站上先自行下载申请表,申请表包括办卡所需的基本个人信息,以及学生学历、学校、院系乃至学生所处班级等详细教育信息,在“第二还款来源”上,办卡者必须填写一名直系亲属联系人,并提供包括其所在单位在内的所有信息。之后,申请人需持本人身份证复印件、学生证复印件(入学新生提供入学通知书)和已填好的申请表到营业厅办理。
招商银行(600036,股吧)服务热线人员在电话中称,官方已经规定各营业厅停止受理其专门针对学生的信用卡“Young卡”的办理业务了,在其网站上也有明确的停办提示。但由于规定刚刚出台,可能出现仍有少数营业厅可以办理的情况,即使这样,也必须要按所在营业网点要求把证件及相关还款证明准备好,具体操作流程视各营业网点情况而定,绝大多数招行网点已不再接受此项业务。
交通银行(601328,股吧)服务热线人员在电话中则表示,现在的信用卡业务只针对有固定收入的人群,其学生类的Y-Power卡也只对已经毕业有稳定收入的大学生群体办理,一般的在校学生基本不可能办下来。
在位于蒋宅口的工商银行(601398,股吧)网点办理大学生信用卡时,记者得到的答复是,需要出示学生证并在网上自行下载申请表,填写并打印后一同带至营业网点办理。另外,浦发银行(600000,股吧)、北京银行(601169,股吧)、中国农业银行等多家银行均表示已经不予直接办理学生信用卡。
建议使用附属卡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有些大学生使用信用卡是为了方便异地理财。例如信用卡异地刷卡可免除手续费,到异地上学的大学生可将学费存入信用卡中,在异地刷卡交学费,这样就免去异地提款1%的手续费。
银行业一位内部人士表示,学生信用卡门槛提高后,未满18周岁或没有父母书面确认的大学生,若有用信用卡消费理财的需求,也可通过使用父母信用卡的附属卡来理财。 附属卡同样也有信用卡透支的功能,能满足大学生刷卡消费的需求,但附属卡依附于主卡,附属卡消费欠款由主卡无条件偿还,等于有主卡的第二还款来源,这就不存在大学生透支无法偿还的问题;而且家长还可通过设置附属卡透支额度控制子女的消费额度,避免子女过度刷卡消费。
仍需加强理财教育
其实,对于银监会的这一通知,不少大学生颇有微辞,认为有“一刀切”之嫌。有分析人士认为,信用卡对积累学生个人信用、培养正确的理财习惯有着重要作用,暂时的停办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大学生还是未来的主力消费人群以及银行未来不可缺失的重要客户资源,“封杀大学生办卡”这种“把孩子和洗澡水一起倒掉”的做法并不明智。
也有人认为,对于大学生这种不理智消费的探讨不应过多地集中于学生这个环节,而是应该将其置于社会大环境中进行考量。任何现象必然有其社会根源,受西方发达国家影响,在消费主义成为时代潮流的背景下,大学生迅速成长为狂热消费一族,而国内的理财教育却没能紧随发达国家的步伐。纵观欧美等国,他们“从3岁开始实现的幸福人生计划”的理财教育观念是我们所远不能及的。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赵锡军认为,这种因噎废食的做法并非长久之计。他认为,应该从三个方面来考虑此事:一个是加强大学生的理财教育;银行也要在发卡方面进行严格的财务审查;另外有关监管方对整个市场要有规范,“与其一味地让大学生与信用卡绝缘,不如让信用卡给大学生们上一堂理财课,让他们在实践中养成科学理财的习惯,理性消费。”
监督方式防骗必读生意骗场亲历故事维权律师专家提醒诚信红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税务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网站信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技术研究市场研究信用评级国际评级机构资信调查财产保全担保商帐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训
华北地区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北天津北京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华南地区广西海南福建广东华中地区江西湖南河南湖北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西北地区青海宁夏甘肃新疆陕西西南地区西藏贵州云南四川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