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引入政府信用,开创基础设施融资新模式

来源:温州日报 2009-07-24 11:06:43

温州的城市化带动巨大的基础设施投资需求,将成为未来推动温州经济增长的强大动力之一。但温州目前的基础设施融资体系难以满足未来的巨大资金需求缺口,表现出如下问题:第一,基础设施融资主体多、小、散,信用分散,难以利用股票、企业债等公募资本市场

    温州的城市化带动巨大的基础设施投资需求,将成为未来推动温州经济增长的强大动力之一。但温州目前的基础设施融资体系难以满足未来的巨大资金需求缺口,表现出如下问题:第一,基础设施融资主体多、小、散,信用分散,难以利用股票、企业债等公募资本市场融资工具;第二,存量基础设施资产尤其是非经营性基础设施资产未被盘活,导致过多资金沉淀,限制了新的基础设施开发;第三,地方政府信用未被有效引入,导致财政资金负担重,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难以发挥;第四,富裕的民间资本未能有效进入温州市城市基础设施领域。

  上述问题的实质在于:目前温州的基础设施融资体系中,融资主体信用、资产信用、地方政府信用和民间信用缺乏有效整合,使得融资通道未被充分利用、融资效率不高,从而导致政府的融资需求与融资能力之间产生矛盾。

  针对温州经济特点,特提出以下建议:一、发行企业债。将温州五大板块平台公司统一纳入一个投资控股公司,即通过股权出资方式新设成立温州市城市发展投资公司,做大规模,并引入政府偿债基金以作为企业债的信用增级。

  二、发行市政项目公司股权信托计划,引入民间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建设。温州存在的大量民间资本,借助于民间良好的信用文化,从而形成了强大的民间融资,无论是政府官员,还是学者都希望合理疏导温州民间资本进入基础设施领域,但所有问题的核心在于找到合适的媒介,信托产品是一种。温州的民间资本可以通过购买在银行渠道销售的1-3年期股权信托人民币理财计划形式进入原本难以进入的温州基础设施建设领域,信托到期再由项目公司或市财政回购股权,这为解决市政项目公司30%资本金提供了新的金融投资品种。

  三、市政资产证券化,以五大板块平台公司为支点,以旗下资产作为纽带,盘活存量资产,引入政府信用,为市政基础设施融资。即通过将“政府采购、分期付款”方式所形成的各平台公司对政府的应收款债权资产打包,合理引入政府信用,在资本市场上发行以政府采购价款为支持的资产支持证券。其核心就是:引入政府信用。即温州市财政将分期付款金额作为市政建设维护支出,并通过市人大会议列为每年预算内支出的一部分,以突破目前融资限制。

  当前,国家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以实现保增长的目标,对地方市政融资持鼓励支持的态度,各地方政府也在积极探索市政融资的新工具。而中信集团拥有银行、证券、信托、保险、基金、资产管理、期货等金融机构,综合金融服务优势非常明显。据悉,中信集团将全力配合温州市政府充分利用当前有利的政策背景,抓紧启动,打造温州在资本市场的创新形象。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