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中小银行不宜在天量信贷中跟风 将恶化银企关系

来源:凤凰网 2009-07-20 09:32:32

7月15日央行公布的商业银行上半年新增“天量信贷”引发各方热议。根据官方统计资料和有关分析,四大行之外的中小股份制银行“后发制人”,成为6月份新增贷款的主力军。从表面上看,在“

       7月15日央行公布的商业银行上半年新增“天量信贷”引发各方热议。根据官方统计资料和有关分析,四大行之外的中小股份制银行“后发制人”,成为6月份新增贷款的主力军。从表面上看,在“铁公基”大项目几乎被四大行瓜分殆尽之后,6月份的信贷市场格局似乎是中小银行在地方政府项目、房地产和企业贷款中“扳回一城”——信贷投向更趋多元化。然而事实上,除了面临集体性、系统性的资产质量风险外,中小银行在天量信贷中的跟风短期内会导致信贷激增与银行业绩的背离、资产扩张与资本充足率的冲突。更为甚者,从长远看,中小银行在贷款争夺战“非理性”将延误其未来的战略调整和业务转型。

  首先,在目前市场环境下中小银行贷款定价话语权不强,新增贷款与银行业绩将更加呈现为“弱相关”甚至背离关系。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第一季度银行贷款中,执行基准利率下浮的贷款占比为28.39%,较降息周期之前大为提高。可以预料,由于中小银行的杀入,第二季度的贷款“价格”中执行下浮优惠的比重还将会持续上升——银行贷款使银行业绩“增产不增收”的局势日趋显现。

  长期以来,依靠股东背景、政府关系、价格优势乃至招聘录用“资源型”的人员一直是部分中小股份制银行在存贷款市场与大行博弈的法宝。基于此,中小银行素来存有以存贷款指标定分支行行长“位子”的传统。于是乎,对内提供优厚的存贷款激励机制,对外向投之以优于四大行的存贷款利率几成“通行作法”。如今,中小银行在天量信贷中的“不甘寂寞”无疑将恶化“黄世仁求杨白劳借钱”、争相“垒大户”等银企关系文化。同时,这一风潮对外无助于金融资源配置的优化,对内也不能实现银行业绩的良性增长。

  其次,中小银行的信贷扩张面临着更迫切的资本充足率约束。公开数据显示,目前四大行的资本充足率与核心资本充足率仍然保持较高的水平,而中小股份制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包括次级债等附属资本)虽然差强人意,但核心资本已捉襟见肘。巴赛尔新资本[0.15 9.35%]协议的执行已提上日程,根据银监会的要求,新的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计算办法,最快将于今年在7家银行中实行。而大多数中小银行早晚将面对此“大限”。如果说前不久招行“供股融资”的传言都导致了A股和H股价格的“过敏性”下跌,那么中小银行群体性的融资压力对银行自身和股市又意味着什么呢?

  最后,中小银行在当下将过多资源倾注至公司贷款恐将贻误其零售银行和中间业务的战略转型。中国金融改革30年来,银行业竞争最为激烈、业务最为市场化的领域不外乎近年来以股份制银行为先导的信用卡、财富管理、私人银行、按揭贷款、现金管理和投资银行等领域。上述业务条线虽然对银行整体贡献度目前不高,但是从长远的战略来看,它们是银行业的发展方向,也将是中小银行确立核心竞争力,改写市场格局的阵地所在。以招商银行[18.44 -1.02%]为例,其零售客户资质、信用卡业务经多年积累不仅业绩领先而且树立较好的品牌效应,受惠于此,招行私人银行的客户规模、资产占母银行比重等指标令大银行亦难以望其项背。即使在年金管理、现金管理等对公领域,部分中小银行的竞争力亦不逊大行。因此,中小银行在本轮经济周期中或许应将更多资源用于其在市场化的新兴业务中已经形成的优势,提升零售银行和中间业务的收益并培养战略竞争力。

  由是观之,即便不论地方财政风险、企业信用风险在未来经济复苏或震荡中的表现,中小银行也有必要在天量信贷的激进中保持一份“后知后觉”的冷静。相信这也是市场的期待。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我国信用体系已初步建立


互联网 2017-07-21 16:32:42

50亿条公民信息泄露 京东前员工牵涉其中


新京报即时新闻(北京) 2017-03-11 21:06:00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