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信用风险隐忧渐显 政策不会“急刹车”

来源:证券时报 2009-07-16 08:49:46

在上半年信贷放量大增之后,其可能产生的信用风险也颇受外界关注。与此同时,央行也开始微幅收紧流动性以试探市场反应。不过,有分析人士认为,监管层目前的主基调是“保增长”,下半年宽松的货币政策并不会“急刹车

      在上半年信贷放量大增之后,其可能产生的信用风险也颇受外界关注。与此同时,央行也开始微幅收紧流动性以试探市场反应。不过,有分析人士认为,监管层目前的主基调是“保增长”,下半年宽松的货币政策并不会“急刹车”。不过,这样一来,银行的资产质量问题就将面临更大挑战。

  风险隐忧凸显

  中国银监会纪委书记王华庆日前公开表示,在当前信贷高速扩张的过程中,信贷资产的集中度风险日益凸显,银行新增贷款可能出现行业集中、客户集中和期限中长期化的趋势,容易受到宏观经济波动和企业经营周期的影响,严重的情况下甚至可能出现系统性风险。

  数据显示,当前的集中放贷主要投向政府主导的项目,包括大批地方项目。今年1—5月,我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高达32.9%,其中5月单月增速创下2004年10月以来新高,且在数据高增长的背后,地方政府已经开始替代中央层面成为首要推动力和主导力。

  交通银行(601328行情,爱股,资金)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表示,地方政府融资的平台负债率非常高,有的已超过80%甚至更高,且其偿债能力还不能充分得到保证。他同时表示,新增信贷的集中还会带来票据融资的风险,“有的融资性的票据没有真实的背景,有的是银行盲目做大,甚至还有欺诈的可能。这些资金相对来说是不稳定的,在银行中间可能会引起流动性风险。还有的企业可能到期后无力支付,最后由商业银行来垫款等等,都会产生一定的风险。”

  兴业银行(601166行情,爱股,资金)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分析说,有相当比例的票据融资和短期贷款,在今年年末或明年会自然到期,全年的信贷投放量不会超过10万亿元,但是真正存在担忧的是,宽松货币政策下的信贷投放是不是合规的,大银行投放的项目符不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一旦经济出现过热,这些不合规项目就会被叫停,银行业的坏账率会出现急剧上升。

  政策不会“急刹车”

  还有专家分析,坏账可能来自于多个方面:第一是4万亿投资计划中难免会出现一些不良贷款,基础设施建设中的重复建设行为、铺张浪费行为、地方政府允许赤字的产生,都有可能滋生出坏账,而且这4万亿大部分都已经流进实体经济;第二个方面则是信贷资金流入虚拟经济,如果股市和楼市不断上涨,无法控制,那么资本市场和地产市场都有泡沫产生,而这些泡沫破裂之后势必造成信贷回收困难,最终导致银行的坏账。

  此外,国内信用卡市场的不良率也值得警惕,不分对象和经济承受能力,信用卡发放量毫无节制地增长,就会出现像韩国及我国台湾等地出现的信用卡坏账风波。

  尽管各界都在担忧超量放贷后的风险问题,但有专家认为,监管层目前的主基调是“保增长”,因此政策并不会紧急“刹车”。不过,这样一来,银行的资产质量问题就将面临更大挑战。

  有银行业人士也指出,银行现在普遍面临非常大的压力,竞争特别激烈。其实银行内部硬性的贷款指标已经没有了,但问题是没有贷款收益就上不来,因此分行、支行仍有放贷冲动。另一方面,银行在信贷方面把关比较严格,目前除了政府项目之外,没有其他更大的可供发展的空间。照此看来,下半年信贷投向重点同上半年相比不会有本质变化。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征信大数据链的形成与应用探讨


联合征信研究 2018-03-30 09:59:38

社会信用体系顶层设计该理顺的“十大关系”


发现(智库版) 2018-03-22 09:42:04

博鳌亚洲论坛组成人员(秘书长)


网络 2014-04-13 19:08:06

博鳌亚洲论坛组成人员(理事会)


网络 2014-04-13 19:06:35

博鳌亚洲论坛简介


网络 2014-04-13 17:50:00

话语权的罪与罚


网络 2013-12-01 11:54:16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