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信用卡变鸡肋 争出新招抢钱
来源:香港经济日报
2009-07-10 17:42:08
美国运通(American Express)这句深入民心的宣传口号,确实是现代美国人的写照;只是一次金融海啸,却令各大银行的信用卡生意伤亡惨重,而由大赚变大亏下,他们理所当然地向客户埋手,推行各式各样的新政来增加收入。 记得笔者年初收
美国运通(American Express)这句深入民心的宣传口号,确实是现代美国人的写照;只是一次金融海啸,却令各大银行的信用卡生意伤亡惨重,而由大赚变大亏下,他们理所当然地向客户埋手,推行各式各样的新政来增加收入。
记得笔者年初收到狮子银行来信,说要削减每年积分兑换礼物的优惠限额,以及网上付款不再获得奖分之时,实在感到万分愤慨,高呼全无道理;怎知相比起美国银行业的待客之道,原来上述手段只是小巫见大巫。
假行浮息之名 推高息贷款为实
其中,摩根大通及美国银行两大银行,最近同时更改部分信用卡贷款的利息计算方式,仿效承造物业按揭般,按当时外围环境制定一个最优惠利率(Prime rate),再按客户的信贷条件来调整(当然是P+),而下月开始推行的P将为3.25厘。
这等同由定息改为浮息,美其名是让客户以最切合经济环境的息率借贷,但实际却是配合银行本身的经营情况,以争取最佳回报。不过,这相信只是信用卡发行机构转型求生的第一步,最终目标可能是推行高息贷款,同时减低可提供的信贷额度。
银行此举与信用卡坏帐不断增加有莫大关系,根据评级机构惠誉月初公布的数字,美国6月份信用卡呆坏帐率已攀升至10.44%,创下历史新高,较去年同期更急增62%,再次反映信用卡与失业率的息息相关。
对银行业来说,信用卡业务从来都是一把双刃剑,经济好就有如盈利的变倍器,经济差却有如砒霜般拖垮业绩。以美国五大发卡机构摩通、美银、花旗、AE及Capital One为例,于2005至2008年的4年间,信用卡业务录得纯利共490亿美元(约3,822亿港元),但金融风暴卷至,相同业务却足以令他们由赢变输;华府的压力测试更指,五行信用卡业务的潜在损失最高可达723亿美元(约5,640亿港元)。
拥客户基础 摩通虽蚀仍守下去
摩通作为当地最大的信用卡借贷银行,今年首季有关业务的亏损就高达5.47亿美元(约43亿港元)。行政总裁戴蒙(Jamie Dimon)亦明言,信用卡业务是该行最大的烦恼,恐怕今年都不会获利,但因拥有庞大的客户基础,有助未来增长,故有守下去的价值。
分析师相信,整个信用卡行业至2011年都无法转亏为盈,尤其是若华府进一步收紧信用卡监管的话。不过,发卡机构总不能将赔钱生意继续做下去,故此削减客户优惠,已是不能避免的事实,客户唯一的选择亦只得剪卡离场;说不定未来终有一天,大家又会再次带着一叠又一叠的现金去购物。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阿思达克财经
2017-09-02 11:30:17
经济网-中国经济周刊
2014-06-30 15: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