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滕泰:从货币角度看 中国经济形势乐观

来源:金融界网站 2009-07-10 10:24:57

金融界网站7月9日讯 中国银河证券研究所于2009年7月10日在上海锦江汤臣洲际大酒店举办“2009年中期投资报告会”。会上,银河证券银河证券所长滕泰博士发表了主题发言:   滕泰:各位上午好,很高兴又一次站在

        金融界网站7月9日讯 中国银河证券研究所于2009年7月10日在上海锦江汤臣洲际大酒店举办“2009年中期投资报告会”。会上,银河证券银河证券所长滕泰博士发表了主题发言:

  滕泰:各位上午好,很高兴又一次站在这里和大家交流我们对下半年后面形势的一些看法。在提出我们的一些观点的时候,我首先给自己也给大家提出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面对完全相同的研究对象,面对着几乎雷同的宏观分析数据,不同的经济学家却得出了如此多,这么大差距的对未来经济走势的看法有人说是W型,有的人说是U型,有的说是L型,有的说是V型,我个人认为,并不是说他们研究的数据有什么差异,逻辑上的差异也不是根本的,根本的原因还是这些经济学家,这些研究机构背后的哲学和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不一样。从短期来看,对经济形势判断波动最利害的,莫过于货币学,在美国,货币主义他们坚信决定国民收入变化的根本因素就是当局所决定的货币供应量的变化。从决策当局来看,美联储的前主席格林斯潘也是,虽然受到凯恩斯主义的影响,他本质上还是一个坚定的货币主义,因此在过去的若干年里,他不断的通过利率以及货币政策对经济进行刹车和踩油门,大部分时间是对了,但是这次金融危机之后批评的声音也是很多。在中国以北京大学经济研究中心的教授为领导的,他们也是铁杆的货币主义。在07年,08年上半年,世界经济危机已经非常严重的情况下,这些学者们还要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以至于对我们的经济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在去年5、6月份的时候,有一个国务院研究室的领导告诉我说,某一个货币派的学者,总理问他说你认为当前最重要的任务是不是打压通货膨胀,这是08年上半年,他说不是,他说不是重要的任务,而是唯一的任务。今年在2月份的时候,央行开了一个专家咨询会的时候,又碰到这位专家,他说你说现在还不是通缩啊?一定要放货币,现在他又乐观的一塌糊涂。由此来看,货币主义对经济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还有的学者是奉行凯恩斯主义。经济和财富增长的核心动力真的是需求方面吗?真的是三架马车吗?我认为不是的。就好象前一段时间我和一个学者交流的时候说,他说我们没有必要悲观,因为我们还有很多的农民没有开上汽车,住上好房子呢。我说如果说这样就说前景好的话,那实际上有最好的前景的不是中国,而是那些非洲的贫穷国家,反而他们这一次经济危机,又有很多人返回到贫困线以下。我们这个报告从三个方面对未来的短期、中期、长期中国经济的走势做一下分析。

  首先我们看一下货币方面,虽然说长期来看他不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但是他确实有一定的影响,这一次最大的赢家是乔治·索罗斯,他说信贷是全球经济不稳定的源泉。他认为改变当前的金融危机也是扩张信贷,从这方面着手。哈耶克也说信贷的扩张给出错误的信号,造成经济活动参与者的生产和消费计划失调。信贷和货币的波动,既然是经济增长的核心的要素,他的内在的驱动如何看信贷的变化呢?其实哈耶克在1976年的时候写了一篇文章叫《货币创造了非政府化》,他提出如今的货币创造已经不是央行的专利,他就像人类社会的语言、道德、法律一样可以自发的出现。很多人不理解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但是经历过这一次的经济危机之后大家就明白了。比如说美国为了刺激经济,扩张信用,投放了大量的基础货币,M1的增速是翻倍的,但是M2的增速还是个位数的。也就是说在2002年到2005年那一轮所谓的流动性过剩的时候,很多人批评美国滥发货币,实际上他的投放速度远低于中国和欧洲,那么是什么造成了流动性过剩。我觉得可能和利率相关,更重要的是资本市场的金融创造,货币创造,是投资银行和商业银行的信誉创造,什么叫做货币?假设在一轮牛市当中,你取出100万人民币,放在帐户当中,过了三个月他变成了200万,然后你再存到银行里面去他就创造了100万的货币。反过来说他也可以消灭货币。资本市场的信用扩张和收缩,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的杠杆放大收缩,企业信用的扩张和收缩,这就是货币创造的根本要素。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一方面美国、欧洲的央行拼命的大量的投放货币,同时他们流通当中的货币并没有扩张,M2并没有增加,因为央行在注入货币的同时,投资银行在减少杠杆,企业之间在减少相互提供的信用,流通的信用和货币量并没有太大的增加。但是中国市场则不同,2009年我们信贷增长最快的时候,基础货币的增速甚至还有所回落。我们这几轮信用扩张的时候,我们的央行并没有注入太多的流动性,我们只是把商业银行的信用额度取消了,就造成我们的M2增速快速增加,远远超过美国。我们的企业,或者是商业银行、资本市场都在创造信誉,这个过程到目前为止还在持续。

  短期来看,货币的扩张,他最终还是会推动经济增长。从这个角度来看我认为对中国经济短期的走势,从货币来看,至少是比较乐观的。无论是他直接提供的货币,直接进入消费领域还是直接进入投资领域,甚至于通过房地产市场、股票市场形成一定的资产泡沫,股市的泡沫造成大小非的减持等等,最终还是会刺激消费推动增长。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国务院:进一步降低短期出口信用保险费率


中国网财经 2016-05-09 18:21:00

1200名中国富人涉移民加拿大造假面临驱逐


参考消息网 2015-12-01 15:08:39

浙江孕妇注射药物现不良反应 药企:非质量问题


澎湃新闻网(上海) 2015-09-21 10:49:30

国考面试弃考将被记入诚信档案


网络 2014-12-05 11:23:24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