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度引起海内外舆论高度关注的浙江大学 “贺海波论文剽窃事件”之后,教育部再次明确表态:反对学术不端行为,查清一起,处理一起。今年6月,一种名叫“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的软件在经过近两年攻关
一度引起海内外舆论高度关注的浙江大学 “贺海波论文剽窃事件”之后,教育部再次明确表态:反对学术不端行为,查清一起,处理一起。今年6月,一种名叫“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的软件在经过近两年攻关研制成功后流行各大高校,人们形象地称它为“测谎仪”。
但这个检测系统还没完全正式应用,它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就引发众多师生的质疑。
——质疑焦点——
雷同30%就算抄袭?
质疑点主要集中在10%到30%这个标准是否合理。“我们一位导师曾说,以一篇3500字的论文来看,其中能有600—800字是自己的就已经很不错了。我的论文最少有30%以上都是引用的。如果单纯的用系统检测结果来判定‘真伪’是不科学的。”新疆大学一名姓王的研究生丝毫不讳言自己论文与别人“雷同”的比例。
据介绍,这个检测系统会将文献综述部分、正常引用部分自动剔除,剩余部分只要有10%相似,就将视为抄袭,一些学校根据本校的情况,都将10%的标准调至30%。
但很多学生表示,像物理、化学等学科,只要其中有一种试验结果或是操作环节上一个很小的变化都能成为自己的学术观点。但是文科类的就不是那么容易了,可以说自己提出的观点都需要用前人的东西来佐证。所以这就要看这个系统具体怎样来操作了。规定雷同30%就算抄袭,这个数据本身就让人质疑。
造假者会把更多的精力放在造假上?
在整个学术诚信陷入危机的背景下,高校毕业生在面对“测谎仪”的压力时,学术界有些人士担心,这会不会让造假者越来越精明,把更多的精力放到造假上去呢?
研究生本来在做自己研究的创新,写论文的时候却要想着怎么去改变一些词句,以避免超过30%的内容出现“雷同”。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部分半造假半做学问的人就会把更多精力用到造假上去了。
——导师观点——
学术研究要有问题意识
笔者走访华中科技大学博士生导师孙教授,孙教授说:“不管硕士生还是博士生,做研究一定要有问题意识,选择好论文选题,论文要创新,包括观点创新、资料创新、方法创新,观点方面一定是你自己的观点,也可是别人之前提出的一点假设经你充分论证了之后形成了自己的观点,资料创新方面要求使用别人没有研究和总结过的,可以是新的资料新的解读,在方法创新方面使用逻辑方法与定性研究定量研究相结合,最后就是要整合创新,形成自己的观点。”
孙教授还认为,研究生在写论文的时候,题目切入点要小,如果题目很大,就会在写作过程中很难驾驭。所以,写论文一定要学会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使得文章观点论证具有可操作性。
事实上,检测系统只能起到一个提醒和防止的作用,根本还是要提高学术人员的思想境界和道德觉悟。针对研究生,提高他们的诚信意识与学术道德意识才是关键所在。
遏制学术不端关键要从源头上着手
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导师范教授认为,对于检测中出现的“雷同”部分,如果有规范的注释、出处等,不能算作抄袭。“检测系统”虽然能做到一些人力所不能及的事情,但是毕竟只是一套机械系统,操作过程会比较死板,其准确性和科学性还有待于论证,因此怎样去鉴别抄袭还是引用更需要人力求证。
“新技术对遏制学术不端行为有一定作用,但这属于事后控制。关键还是要从源头上着手,要改善评价体系太过硬性与指标化的现状,形成一套科学的人才评价体系。” 范教授说。
——研发者说——
99%以上能检测出相同句段
“学术不端行为测谎仪”在检测毕业论文时,通过网络传输,在线提交到服务器,系统首先对论文进行分层处理,按照篇章、段落、句子等层级分别创建指纹,比对资源库中的比对文献,只要检测文献与比对文献存在一个相同的句子,就能被检测系统发现。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清华同方知网相关研发人孙先生说:“自适应多阶指纹首先在我国首次提出,是我们自主研发的一套系统,其中引入了中文信息处理技术,能够自动通过文章状况来选择建立不同的指纹,就像人的手指一样,每个人的指纹都不一样,同样在文献比对数据库中也建立不同指纹,运用自适应多阶指纹技术,99%以上能够检测出来相同的两段话甚至是一句话,非常准确。这样通过指纹检测,能够增强文献句子的检查与重新改写。”
初衷是为了提高出版质量
“当初我们生产这个软件的初衷,是为了提高出版质量包括网络出版,应期刊编辑部要求,看能不能在技术上生产一套系统,来检测文献的质量,再加上各大高校研究生院也要求有这样一项技术来把关毕业生的论文,所以我们就研发了这个系统。”孙先生说。
他表示,这个软件的定位是为了提高稿件质量,快速判断文章是否有抄袭,它只是一种辅助性的手段,而不是直接下结论就是抄袭剽窃。
——校方说法——
论文是否合格还需专家鉴定
对于学生担心的由于不清楚该系统如何检测,自己的论文会不会遭 “测谎仪”“误杀”的问题,华中科大研究生院学位办工作人员介绍,学校引用该系统,只作为初筛工具。对疑似问题论文,系统将自动生成检测报告单。“论文是否合格,最终还要由学位审议委员会专家鉴定。”
华中科大表示,一旦发现研究生学位论文存在不端行为,按其严重程度,学校将视情节严肃处理,直至取消其学位申请资格。
——它山之石——
美国:事前监管与事后处罚相结合
美国相关机构在学术不端行为的事前监管以及事后处罚上,基本做到了决不护短、决不手软。
美国政府部门中负责处理学术不端行为的机构是公众与卫生服务部下属的“研究诚信办公室”,按规定,一经认定从事了学术不端行为,造假者在一定年限内将不得参与任何由美国政府资助的研究项目,也不能在美国公众与卫生服务部设立的任何咨询委员会、评审委员会任职。此外,造假者的身份信息将在研究诚信办公室网站上公示,以供查询,直到“刑满释放”,造假者的大名才会在网站上消失。
日本:从上到下建立一套防范机制
日本上至主管教育的文部科学省,下到各所大学,都建立起了一套防范机制。文科省主要从论文抄袭、篡改、盗用和研究经费不当使用两方面抓起。2006年,文科省成立的研究活动不正行为特别委员会公布了《学术不正行为对策》,其中明确要求,各大学、研究机构和学术协会应制定实验观察数据、试剂的保存制度;还应设立接受学术腐败内部告发的窗口,公开窗口的联系方式;被告发的研究人员有义务自行证明数据的真实性。
法国:营造严谨治学氛围
法国至今尚未出台任何专门针对在学术上弄虚作假的法律法规,各研究单位除了提倡加强行业道德教育,也只能通过制定科研人员行为准则和科研成果评价机制等措施,规范科研工作。因此,法国的科研单位的学术氛围相对宽松,科研人员并不愿意在学术上进行欺诈,因为一旦被发现,就将身败名裂,得不偿失。因此,法国营造严谨治学的社会氛围,这是任何道德规范或是法律法规都无法代替的。(实习生 徐存存)
延伸阅读
悄然蔓延的“生意”
针对“测谎仪”,一种帮助学生检测论文是否过关的生意已经悄然开张,服务的收费从10元到90元不等。
笔者登录淘宝网,找到了一家可以提供论文检测服务的店铺,通过笔者调查,只要将学校所用系统的名称和论文发送给卖家,卖家即可通过系统出具详细的检测报告,并标示出高相似的文字部分,方便用户在提交论文之前进行修改。
笔者在使用过该店检测服务的买家评价中,看到绝大部分人都给予了“好评”,有不少人甚至明确表示,会介绍同学来。
监督方式防骗必读生意骗场亲历故事维权律师专家提醒诚信红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税务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网站信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技术研究市场研究信用评级国际评级机构资信调查财产保全担保商帐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训
华北地区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北天津北京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华南地区广西海南福建广东华中地区江西湖南河南湖北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西北地区青海宁夏甘肃新疆陕西西南地区西藏贵州云南四川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