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标准委日前正式发布《企业质量信用等级划分通则》(GB/T 23791—2009)。作为推荐性国家标准,该标准将于2009年11月1日实施。本报记者就相关问题采访了该国标主要起草人之一、全国社会信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质量信用
国家标准委日前正式发布《企业质量信用等级划分通则》(GB/T 23791—2009)。作为推荐性国家标准,该标准将于2009年11月1日实施。本报记者就相关问题采访了该国标主要起草人之一、全国社会信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质量信用分技术委员会秘书长咸奎桐。
制定原由
加强产品质量监管
咸奎桐介绍,目前产品质量安全事件频发,企业质量信用状况参差不齐。不管政府监管、商贸合作,还百姓消费,对企业质量信用评级需求都十分迫切。
该国标也为加强产品质量监管提供了依据。国家质检总局目前正推行产品质量信用分类管理制度提出,对守信企业、基本守信企业以激励与帮扶为主,对失信企业、严重失信企业建立惩戒与淘汰机制。同时还配合建立了质量严重失信企业黑名单制度,依法向社会披露其违法、违规情节。而若想顺利推进这两项制度,就需要首先明确守信企业失信企业衡量标准。
等级划分
一看态度二看能力三看表现
国家标准规定,企业质量信用等级从高到低分为A、B、C、D四等,每等又最多可细分为三级。例如A等可细分为AAA级、AA级A级。字母数量越多,表示质量信用风险越低。
“国标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规范企业质量信用等级。”咸奎桐说,首先态度,也就说企业否有维持高水平质量信用主观意愿。这主要表现为否重视质量信用水平持续改进、否将提高质量信用水平纳入企业管理理念目标等。
二实现这一愿望能力。质量信用A等企业应有健全质量管理体系,能够跟踪监测产品质量状况;应投入足够人力、财力、设备设施等资源进行质量信用保障能力建设;应掌握保障质量信用先进技术;应具有较强质量风险控制应急能力。
三表现。质量信用A等企业应遵守质量相关法律法规,满足法定资质、行政许可、强制性标准强制性认证等方面要求;近期不应有因质量问题导致索赔退货;一定时期内不应有产品质量监督检查不合格、质量违法违规、生产经营假冒伪劣产品、质量虚假宣传、违背质量承诺等方面行为记录;不应有质量事故。
作用体现
与法律配套使用
《企业质量信用等级划分通则》国家标准为推荐性标准,具有基础性作用,可为各行业各部门制定细化标准提供依据。同时,按照国际惯例,绝大多数管理类标准都推荐性标准。但,当具有强制性相关文件、法律法规等规定引用了这一标准时,它就具有强制性了。该国标作为产品质量诚信体系建设重要组成部分,将有力地配合企业质量信用分类管理制度质量严重失信企业黑名单制度实施,为加快产品质量诚信体系建设提供基础性依据。
监督方式防骗必读生意骗场亲历故事维权律师专家提醒诚信红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税务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网站信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技术研究市场研究信用评级国际评级机构资信调查财产保全担保商帐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训
华北地区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北天津北京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华南地区广西海南福建广东华中地区江西湖南河南湖北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西北地区青海宁夏甘肃新疆陕西西南地区西藏贵州云南四川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