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当我们试图通过高考加分维护公平时,会否是在制造更大的不公平呢? 昨天,重庆考生何川洋被千夫所指;今天,他居然赢得不少同情的声音。这戏剧性的变化,来自于一条更新更深的内幕新闻。 “去年的重庆市高考文科状元,
核心提示 当我们试图通过高考加分维护公平时,会否是在制造更大的不公平呢?
昨天,重庆考生何川洋被千夫所指;今天,他居然赢得不少同情的声音。这戏剧性的变化,来自于一条更新更深的内幕新闻。
“去年的重庆市高考文科状元,差点没有被北大录取。”来自昨日《成都商报》的这条消息,乍看上去颇令人费解。状元就是第一名,北大录取一个人也该是他,而北大的招生名额有20人呀。再往下看,才弄明白——原来,这名状元“裸分”是第一,可由于很多尖子考生有高考加分,状元竟被挤至20名开外。好在北大后来在重庆扩招了4人,这名状元才“幸运”地被录取。
不过,其他考生就没有那么幸运了。高考录取一个萝卜一个坑,上来一个萝卜,必然挤掉一个萝卜。这不,去年重庆市的文科第六名龚余,报的也是北大,可在一轮加分大战之后,他竟然滑落至27名,与北大失之交臂。顺便补充一句,垄余的父母都是平头百姓。
这就是何川洋赢得同情的原因。很多尖子生有加分,而我没有加分,全靠“裸分”竞争,必然处于先天劣势。搞不好,也会像龚余一样落榜。由此,可能产生“不加分吃大亏”的心理,于是也想拼命挤入“加分大军”的行列——明的既然不行,就来暗的,民族造假比较容易,就这么干了!这就是一种“守法困境”——在高考加分多且滥的情形下,“守法吃亏”的心理,可能“诱使”一个人变为违法者。重庆市已经暴露的民族造假考生多达31人,似乎就是一个验证。
这只是开端,不是结束。何川洋已被北大拒录,而其他30人还潜在水下,甚至连录取他们的高校也不知情。我们可以同情何川洋们,但绝对不能宽恕何川洋们。这是原则问题,是公平问题,更是道义问题——如果宽恕了这31人,也就意味着对另外31名诚信考生的“犯罪”。
事件影响仍在持续地发酵。可以说,高考加分政策执行多年,从未遇到过如此之大的信任危机。先是浙江航模加分事件,撕开了帷幕的一角;然后是重庆民族造假事件,哗啦地扯下了一大片。意外的暴露,导致舞台上一片慌乱,有人尖叫,有人惊愕,有人倒下,有人躲藏,还有人在拼命地拉扯幕布企图遮掩。
水,到底有多深,我们还看不清。事态,将会向何处发展,也颇难预料。不过,我相信,今年发生影响如此巨大的高考加分舞弊和争议事件,必然促使我们重新检视和反省高考加分制度。
据悉,全国各地的高考加分项目,竟达190余项。看来,我们在力图寻求公平,对那些有特长的孩子,出类拔萃的孩子,全面发展的孩子,德行突出的孩子,在高考中进行分数补偿。这种努力还延伸到个人之外,比如你特别的父母,特别的民族,都可以成为补偿的依据。可是,高考是一个公平和单纯的东西,如此之多的照顾和平衡功能,是应该由高考来承担的吗?
更大的问题是,我们在试图维护公平的时候,会否因为我们对于改变现实国情的无力,而在制造更大的不公平呢?
但愿帷幕再次落下之时,我们能够把这些问题想得更明白!
监督方式防骗必读生意骗场亲历故事维权律师专家提醒诚信红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税务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网站信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技术研究市场研究信用评级国际评级机构资信调查财产保全担保商帐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训
华北地区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北天津北京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华南地区广西海南福建广东华中地区江西湖南河南湖北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西北地区青海宁夏甘肃新疆陕西西南地区西藏贵州云南四川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