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既是一种内在要求,也是社会上的一种价值判断。自然人有信用,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也有信用。信用既是一种道德自律体系,也是一种经济体系,还是一种法律标准。 信用作为一种经济体系,其含义要广泛得多。单个的信用指标,有助于行为人完成交易;
信用,既是一种内在要求,也是社会上的一种价值判断。自然人有信用,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也有信用。信用既是一种道德自律体系,也是一种经济体系,还是一种法律标准。
信用作为一种经济体系,其含义要广泛得多。单个的信用指标,有助于行为人完成交易;就整个社会而言,如果缺乏信用体系,则经济运行就必然会出问题。一般信用体系建设包括信息的搜集机制、信息的共享机制、信息的评价机制,等等。目前,我国的一些行业已开始信息的搜集、共享和评价工作,但就整个社会而言,尚未形成信息的共享和科学评价体系。因此,当务之急是要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一整套的信息搜集、共享和评价机制。在这个机制中,应该既包括个人的信息,也包括企业和其他社会组织的信息,还包括政府及其他公共权力机关的信息。
从法律的层面来看,信用体系的建设涉及到一系列问题,譬如:公众信息库的建立与个人隐私权利的保护,公众知情权与国家秘密的冲突,企业技术经营信息披露与商业秘密的维护等等。解决这些问题的法律既有民商法、行政法,也有刑法和经济法等。
民商法在解决信用问题时,引入了诚实信用的原则,把诚实和信用看作是一种具有内在联系的行为准则。它有两个基本的含义:一是行为人必须基于内心的真实意愿作出意思表示;二是这种意思表示必须是法律所认可的。当行为人的内心意愿与外部表示不一致时,诚实信用原则就演化出无效的民事行为等一系列制度。在一些国家的法律中,当行为人的内心意愿与外部表示不一致时,以行为人的内心意愿为准,宣布外部的表达无效。也有一些国家的法律以行为人的外部表达为准,宣布行为有效。为了有效地处理个人的隐私权与公众知情权的关系问题,民法创制了隐私权制度。为了解决信息的共享与商业秘密的保护问题,商法上建立了商业秘密保护制度,等等。在现代法制社会,民商法是建立诚信社会的基石。
行政法在信用体系的建设中也发挥着特殊的作用。它一方面通过政府信息的强制公开,满足公众的知情权;另一方面,通过建立社会普遍意义上的信息搜集、整理和评价法律体系,实现整个社会的和谐运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对规范性信息的披露作出特别承诺。依照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议定书的要求,中国政府在涉及到对外贸易及与贸易有关的制度和政策安排时,必须遵循透明度原则,及时披露有关的规范性文件。从根本意义上说,政府的信用建设是整个社会信用建设的关键,而行政法则是政府信用建设的重要手段。
在现代文明社会,诚实信用已成为社会经济文化乃至所有领域的共同准则。作为一项法律制度,诚实信用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但其本身又会反过来影响生产关系的发展。
监督方式防骗必读生意骗场亲历故事维权律师专家提醒诚信红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税务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网站信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技术研究市场研究信用评级国际评级机构资信调查财产保全担保商帐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训
华北地区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北天津北京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华南地区广西海南福建广东华中地区江西湖南河南湖北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西北地区青海宁夏甘肃新疆陕西西南地区西藏贵州云南四川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