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09中国金融稳定报告》发布 银行业要积极防范信用风险

来源:中广网 2009-06-29 10:36:36

中广网北京近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9时37分报道,央行近日发表《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09)》表示,当前,银行业需要处理好支持经济发展与防范金融风险的关系,既要避免盲目惜贷,也要防止盲目放贷,积极防范信用风险。详细内容中国之声连

        中广网北京近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9时37分报道,央行近日发表《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09)》表示,当前,银行业需要处理好支持经济发展与防范金融风险的关系,既要避免盲目惜贷,也要防止盲目放贷,积极防范信用风险。详细内容中国之声连线中央台记者冯雅。

        中国之声:关于既要避免盲目惜贷,也要防止盲目放贷,报告给银行和金融机构提了哪些建议?

        记者:报告认为,当前银行业要处理好支持经济发展和防范金融风险的关系,既要避免盲目惜贷也要防止盲目放贷,积极防范信用风险。一是要把握信贷的投放节奏,保持信贷总量合理增长,注意防范低水平重复建设可能引发的信贷风险。二是要继续优化信贷结构。适当控制对一般加工业的贷款,限制对高耗能,高排放行业和产能过剩行业的贷款。关注集中放贷行为的潜在风险,降低信用风险集中度。再就是加强信用风险管理,强化信贷监督和内控建设,建立健全重大项目和重点行业企业信贷风险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机制,妥善处置各类突发信贷风险事件。四是运用信贷资产重组、转让和其他信用风险管理工具,适度分散信贷风险。五是加强房地产信贷风险管理。密切监测房地产价格波动,积极开展压力测试,动态评估房地产的信贷风险。

         中国之声:金融危机时期,美国的商业银行在风雨飘摇中难以自救,而鲜明对比的是,我国银行业对实体经济发展给予了强大的金融支持,那么报告对我国银行业给出了什么样的评价?当前经济困难时期,报告对于银行业的发展有什么样的建议?

        记者:从银行业盈利能力来讲,报告认为,从去年5月份以来,我国银行业盈利增速开始持续放缓,利润增长面临较大压力,同时中间业务收入占比仍然远低于国际水平,盈利结构有待进一步改善。为此,报告建议:

        下一阶段银行要加快业务创新,保持利润的合理增长,继续优化盈利结构。一个是抓住当前扩内需和保增长的市场契机,大力调整信贷结构,积极开展一些符合国家政策导向,而且经济资本回报率比较高,有利于优化结构的信贷业务,提高信贷收益水平。二是大力发展中间业务,紧密结合当前形势和市场需求变化情况,推动中间业务加快发展,进一步提高手续费、佣金和非信贷资金收益比例。三是要提高创新能力,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加大金融的创新力度,开发一些有特色的新产品和新业务,避免过度同质化、低水平竞争,同时提高综合的盈利能力。四是做好金融咨询和代客理财服务,强化理财产品的风险管理,改善理财业务的盈利状况。五是完善信贷风险定价机制,科学平衡风险与收益,追求合理回报。

        中国之声:近年来我国民间借贷增长较快,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正规金融不愿涉足或者供给不足领域的资金需求,比如中小企业、三农贷款等,对于当前的民间信贷,报告给出了什么样的评价呢?

        记者:报告认为民间借贷增强了经济运行的自我调整和适应能力。但民间借贷活动不规范容易滋生高利贷、非法集资、金融欺诈和洗钱犯罪等活动,潜在风险不容忽视。

        因此,报告认为必须采取强有力措施,规范和引导民间借贷健康发展。首先是要完善法律制度,引导民间借贷规范发展,要促进多层次信贷供给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

        为此,必须采取有力措施,规范和引导民间信贷健康发展。一是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强化法律和市场约束,积极引导民间信贷规范发展;促进多层次信贷供给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二是要区别对待分类管理,保护正常的民间借贷,严厉打击非法的集资活动。还有要进一步发展正规金融,增强正规金融引导民间借贷的能力,形成民间借贷和正规金融和谐共存的环境。四是加强金融知识和舆论宣传教育,充分揭露非法金融活动的危害性,提高民众金融风险意识和风险识别能力。还要建立一个监测调控体系,将民间借贷纳入经济金融监测和宏观调控视野,防范民间借贷潜在风险向银行业传导。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无信不立 习近平为何重视诚信


央视网 2018-08-14 16:50:37

我国信用体系已初步建立


互联网 2017-07-21 16:32:42

我国拟建立专利权保护信用信息档案


经济日报北京 2015-12-03 11:12:57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