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深夜,国家发改委宣布,决定自6月1日零时起将汽、柴油价格每吨上调400元。在国际油价连续上涨的情况下,这次调价是在情理中的。调价有助于我国亏损严重的石油企业减轻负担,理顺价格关系,对克服金融危机影响、推动经济复苏,也将起到正面
5月31日深夜,国家发改委宣布,决定自6月1日零时起将汽、柴油价格每吨上调400元。在国际油价连续上涨的情况下,这次调价是在情理中的。调价有助于我国亏损严重的石油企业减轻负担,理顺价格关系,对克服金融危机影响、推动经济复苏,也将起到正面的作用。从调价第一天的情况来看,市场对此是欢迎的,A股市场出现大幅上扬。
但是,围绕着此次调价,却出现了一场不应该发生的风波。此前,中石化和中石油的有关负责人都言之凿凿地向市场透露,我国成品油价格即将上调。随着他们的预测在市场上流传,发改委在5月底却表态称,近期不会上调油价。发改委作为对价格调整有决定权的部门,他们的表态自然比企业的猜测更有可信度。但是,发改委官员的表态言犹在耳,油价就上调了。虽然民众对调价都能理解,但是发改委作为一个政府决策的重要部门,其市场诚信度却因此被打上了一个大大的问号。
这让人联想起两年前发生在资本市场上的 “530”事件。当时,为了打压过于高涨的股市走势,财政部突然作出大幅度提高股票交易印花税的决策并立即实施,引发市场出现巨大恐慌,投资者损失惨重。其实,引发当年这股巨大抛售浪潮的并不仅仅在于印花税提高增加投资成本的利空作用,最为重要的原因是此次增税之前的一个星期,财政部负责人刚刚就此问题认真地作过辟谣,投资者从中看到的是政府部门的严重不诚信,从而感受到了投资安全的巨大不确定性。面对当时股市出现的被动局面,政府不得不调动非常手段稳定人心,尽管危机过去了,但政府部门却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此次发改委作出调整油价的决策,并不让人感到意外。在此之前,发改委已于去年12月发布了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市场主体必然会以此进行价格调整预测,最近一个时期国际油价持续上涨,符合发改委确定的价格调整时机和人们的涨价预期。但是,发改委的所谓“辟谣”却打乱了人们的这种预估,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是对正常经济运行的一种干扰。
可以肯定地认为,当发改委有关人士一本正经地辟谣的时候,其有关调价的方案其实应该已经形成,因此发改委的辟谣基本上是不真实的。那么,发改委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只有一个解释,发改委的思路还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特别是习惯性地认为涨价总是不受欢迎的事情,因此需要利用辟谣来“安定人心”。这种陈旧的管理思路,其实已经完全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在一个完善的市场里,商品涨价并不完全是坏事,倒是价格如果长期扭曲,会对经济运行造成损害。市场已经清楚地认识到了这一点,并对油价上涨有了必要的心理准备,但发改委显然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它已经走在了市场的后面。
一个成熟的市场经济社会,各种市场主体对经济运行作出预测是一种正常的现象,政府没有必要像计划经济时代那样,追求统一的管理。对于一些对民生影响巨大的预测性言论,政府部门自然有必要进行必要的澄清,但是这种澄清首先必须做到尊重市场,不能以自挫政府威信为代价。在两年前的印花税风波中,政府诚信已经受到严重损伤,希望这次围绕油价出现的风波是最后一次。
监督方式防骗必读生意骗场亲历故事维权律师专家提醒诚信红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税务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网站信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技术研究市场研究信用评级国际评级机构资信调查财产保全担保商帐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训
华北地区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北天津北京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华南地区广西海南福建广东华中地区江西湖南河南湖北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西北地区青海宁夏甘肃新疆陕西西南地区西藏贵州云南四川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