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辽宁省沈阳市五爱国际小商品城的一家婚纱摄影器材精品店里,挂满了各式各样漂亮的婚纱和饰品,前来洽谈业务、试穿婚纱的客人络绎不绝。这家特色店的创始人王晓慧,从一个只有初中文化程度的打工妹,成长为拥有年销售额达几千万元的3家婚纱店的总经理。
在辽宁省沈阳市五爱国际小商品城的一家婚纱摄影器材精品店里,挂满了各式各样漂亮的婚纱和饰品,前来洽谈业务、试穿婚纱的客人络绎不绝。这家特色店的创始人王晓慧,从一个只有初中文化程度的打工妹,成长为拥有年销售额达几千万元的3家婚纱店的总经理。而她能够走上致富路,依靠的正是坚持、勤劳和诚信。
相信自己 坚持不懈
王晓慧初中毕业后一心想做生意,放弃了家人为她安排的洗染店工作,到绢花厂积累经验,后来还和嫂子一起开工厂,最终选定了经销婚庆用品这条路。受到身边生意人成功经历的鼓舞,1992年,刚结婚的王晓慧就用2万元作为启动资金,在沈阳五爱市场租了一个摊位,做起了经销结婚用品生意。她看准了这个行当,坚定地认为这一行能够赚钱。
一年后,夫妻俩的经营有了起色,便换了一个更大的摊位并招来三四个帮工。为避免与同是做婚庆生意的亲戚竞争,王晓慧决定经营新的品种。当时改革开放已有10多年了,穿西式婚纱结婚在中华大地蔚然成风,她于是选择了经营婚纱。然而家人纷纷劝阻,告诫她婚纱生意不好做,因为一般人结婚只穿一次婚纱,此后不再需要。但考虑到能够利用此前经营结婚用品积累的客户资源,王晓慧坚信:选择婚纱错不了。后来的事实证明,她选对了路。
吃得苦中苦 方得成功甜
2003年,为扩大规模,王晓慧的店面要从2层搬到3层,人手也相应增加。在2层时一年的租金就要二三十万元,而搬到3层后费用一下子涨了两倍。屋漏偏逢连阴雨,“非典”疫情爆发,她的婚纱店一度没有生意。王晓慧心急火燎,甚至觉得看不到出路。但丈夫鼓励她,坚持就是胜利。一年以后,随着“非典”疫情结束,生意慢慢好了起来。夫妻俩开始陆续增加经销摄影器材、化妆品、男装等业务,生意越做越红火。
“当时我们所在的那一排摊位,其他家的生意都没我们的好,每天常能看见我们的员工背着大包收钱。”说到这里,王晓慧笑得特别爽朗,眼中流露出一丝骄傲。她的红火生意并不是天上掉下的“馅饼”,而是夫妻俩和员工们辛勤汗水的结晶。结婚时,没有房子,没有浪漫的蜜月结婚旅行,甚至连休息日也没有。他们和员工同甘共苦,早出晚归。“我们是那里最早来、最晚走的,每天2点多我们就起来,3点多来到摊位,把要卖的东西摆开、挂好,别人还没来我们已经开始卖货,下午别人都走了我们还在卖。”王晓慧回忆说,当时每天下午市场关门时专为他们留了一个小门,他们每次都从小门出去。虽然很辛苦,但王晓慧说:”很值得。”
诚信为本 心态平和
1996年,王晓慧和丈夫从广州海珠婚纱城采购第一批十多套价值5万元的婚纱回来时,心里还在上下打鼓。那时最便宜的一套婚纱也要1000多元,款式也很少,这笔钱不知道会不会打了水漂。没想到看货后,几个客户很满意,没过几天就都卖掉了。尽管只赚了千把元钱,尝到甜头的王晓慧还是认真总结了经验,第二次便根据客人的喜好挑选款式,并注意选择不同颜色的婚纱。尽管如此,她对这批货能否全部售出也没抱太大希望,“当时我们要求不高,追求薄利多销,只要客人认可,觉得价位差不多就卖了。即使卖不掉,也可以把它作为礼物送给新开店的客人。”王晓慧微笑着说。事实上,由于销路好,婚纱生产厂家后来长期和王晓慧保持着合作。
有段时间王晓慧发现婚纱摄影楼要远到南方采购摄影器材,十分不便,认为这是一个商机,就陆续增加了经销道具、摄影器材等业务,还将这样的商机推荐给客户,由此带动了一批影楼的建成。因为讲诚信、实在,客户对她十分信任,有的还成了她的好朋友。
近年来,王晓慧也遇到竞争者,其中不乏价低质次者。但由于相信王晓慧经销的商品质量过硬,客人经过比较和鉴别,最终还是会选择她的商品。“我们不是非要赚很多钱,但做这份工作一定要感到快乐,更要让客人感到舒心、满意。客人满意就能带来更多的客人,我们的生意就越做越好。”王晓慧说。
监督方式防骗必读生意骗场亲历故事维权律师专家提醒诚信红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税务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网站信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技术研究市场研究信用评级国际评级机构资信调查财产保全担保商帐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训
华北地区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北天津北京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华南地区广西海南福建广东华中地区江西湖南河南湖北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西北地区青海宁夏甘肃新疆陕西西南地区西藏贵州云南四川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