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中国能源企业信用风险犹存

来源:中国经济新闻网-中国经济时报 2009-04-30 09:07:18

4月28日,新华财经发布了包括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神华能源有限公司在内的13家能源类公司的公开信息评级报告。报告认为,在本轮行业周期迷雾中,上述能源类公司基本面保持稳定,但信用风险仍然存在。 这13家能源类公司行业分布在石

    4月28日,新华财经发布了包括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神华能源有限公司在内的13家能源类公司的公开信息评级报告。报告认为,在本轮行业周期迷雾中,上述能源类公司基本面保持稳定,但信用风险仍然存在。

    这13家能源类公司行业分布在石油天然气和煤炭采掘业,主要包括3家石油天然气开采一体化公司和10家煤炭采掘公司,他们获得的信用等级最高的为AAA级,最低的仅为BB-级。

   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以及中海油服分别获得了此次评级的最高级别AAA,这一级别反映了中国石油天然气行业的国家垄断特点和这三家公司在具有垄断性的经营环境中所获得较为稳定的业务基础以及他们的战略性重要地位所带来潜在的中央政府支持。

   据了解,新华财经采用了石油天然气行业评级框架对3家石油天然气公司进行评级,这一框架主要从公司的资源储量、资源更替率、开采效率、加工能力以及财务实力等进行分析。

    尽管这三家公司在资源储量、业务类型和客户基础以及财务政策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并且这些差异导致了三家公司的盈利获取能力表现有所不同,但新华财经认为中国石油天然气行业在有限的竞争环境里,中国政府对该行业相对较多的管制以及三家公司在业务领域存在的一定互补性,致使这三家公司获得大致相同的政府潜在支持。因此,新华财经给予这三家公司相同的最高等级。

    与石油天然气行业相比,中国煤炭资源的属地化管理以及逐渐市场化的改革,使中国煤炭行业的垄断性正逐步降低。企业个体在规模、技术以及战略重要性等各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受评的煤炭公司级别分布相对比较有差异性。

    针对10家煤炭采掘公司,新华财经采用了煤炭采掘业评级框架对其进行评级,这一分析框架主要观察了资源储量和质地、资源可持续扩张能力、开采和运营效率、规模以及财务实力等主要信用影响因素。

    “中国煤炭行业的市场化改革正在进行,定价、税收、矿业权流转、行业监管等方面的改革尚未成型,行业未来的经营基本面将会受上述因素的变动而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新华财经认为,随着中国煤炭行业的市场化程度日益提高,上述信用因素对行业内公司的影响将会日益显著。

    如中国神华、中煤能源目前均是中国主要的电煤供应企业,其资源储量相对丰富并且由于同属中央政府控股的企业,其具有大致相同的重要战略性。因此获得了AA+和AA-的级别。

    由于矿产资源的国有属性以及矿业权改革的不确定性,此次评级包含了对政府支持的充分考虑。尽管受评的煤炭采掘企业均属于国有控股,但煤炭行业的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和垄断性的降低,使政府对企业信用基础的支持作用大大低于石油天然气行业,并且在不同的企业间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总体来说,中央政府控股的企业相对于地方政府控股的企业其获得的潜在支持更大;而在同一级别的企业中,政府控股的龙头企业更容易在经营困难时期即时获得其股东的各种支持;而那些非国有控股企业或国有控股的非龙头企业相对来说获得支持的可能性和即时性将会大大降低。”

    “过去几年中国经济的快速成长使得中国煤炭行业的财务状况获得了显著改善,大部分企业的财务指标表现良好。”新华财经认为,那些拥有较多现金余额的企业在中短期内将有更多的机会低成本扩张。

    针对当前全球需求疲软的状况,新华财经副总裁兼资信评级及研究负责人陈松兴博士表示:“在中国政府四万亿投资的驱动下,中国经济到目前为止的表现都给人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审慎乐观气氛,然而不可忽视的是国内和国际需求尚未真正启动之前,中国未来的经济增长仍然充满了较大的不确定性。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网售病假条 折射信用困境


星辰在线——长沙晚报 2016-08-24 08:14:34

廉租房出租等违规行为将纳入信用平台


新民晚报 2016-06-12 09:53:09

中国已为8.4亿人和1930.6万户企业建立信用档案


中国网(北京)  2014-07-09 14:32:24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