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低风险理财产品可能有陷阱

来源:人民网·天津视窗 2009-03-17 13:11:23

专家提醒,尽管银行理财、保险理财产品相对风险较低,但也有一些产品是与资本市场挂钩的。目前部分类型理财产品面临“零收益”,甚至亏损严重。市民要理性投资,提高专业知识,避免踏入理财“陷阱”:

   专家提醒,尽管银行理财、保险理财产品相对风险较低,但也有一些产品是与资本市场挂钩的。目前部分类型理财产品面临“零收益”,甚至亏损严重。市民要理性投资,提高专业知识,避免踏入理财“陷阱”:

  陷阱一 预期收益高赚钱多。3月12日,中国银行行使了“汇聚宝”三款外汇理财产品的提前终止权。此前,多家银行也有部分理财产品由于收益率不及预期而提前终止。广东舜华律师事务所律师廖治超说,监管部门有规定,理财产品说明书上不能再出现保本等引导性词语。目前,理财产品说明书所称的预期收益率,并不等于实际收益率,但从字眼上看还是有一定的误导作用,预期收益也可解释成到预定的日期能获得的收益。

  陷阱二 短期理财没风险。某银行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说,该行推出的短期理财产品占用资金时间短,可按周期随时赎回,没什么风险。但记者详细看了产品说明书后,发现购买起点为5万元,而且赎回须以千元为单位,保证理财账户不低于5万元;如果投资者只买了5万元,一旦有资金需求则无法部分赎回。

  陷阱三 保险理财最保险。陈先生去年初投入20万元购买投连险,到去年底资金已经缩水5万元,最后他选择了退保。业内人士万先生认为,目前的市场水平下,中国并不具备发展投连险的市场条件。

  陷阱四 境外机构更专业。陈先生花6万元委托一家境外机构在内地的子公司理财,几个月后发现只剩下1万多元。对此,律师廖治超认为,一些境外机构成立的顾问公司根本没有资格代客理财,但想要追讨资金,需与境外律师进行协作,法律成本很高。最后陈先生只好作罢。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