诞生于上世纪九十年代的信用衍生品,曾是全球金融市场上金融创新的一大亮点,然而在美国次贷危机中却遭到了监管者、经济学家等诸多业内人士的诟病。虽然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目前仍未结束,但这场危机势必会对全球信用衍生品市场的未来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诞生于上世纪九十年代的信用衍生品,曾是全球金融市场上金融创新的一大亮点,然而在美国次贷危机中却遭到了监管者、经济学家等诸多业内人士的诟病。虽然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目前仍未结束,但这场危机势必会对全球信用衍生品市场的未来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根据国际互换和衍生产品协会(ISDA 2003)的定义,信用衍生品(Credit Derivatives)是指用来分离和转移信用风险的各种工具和技术的总称。狭义而言,信用衍生品是一种用来交易信用风险的金融合约,当信用事件(Credit Events)发生时,提供与信用有关的损失保险。
1993年,日本的信孚银行和瑞士信贷银行金融产品部为了防止其向日本金融界的贷款遭受损失,开始出售一种偿还价值取决于具体违约事件的债券,这是最早的信用衍生品的雏形。
全球信用衍生品市场
发展飞速
经过十来年的迅猛发展,全球信用衍生品市场规模迅速膨胀,根据英国银行家协会BBA 发布的数据,2006年底,市场规模超过20万亿美元。据估计,到2008年底,市场规模将达到33万亿美元。
全球信用衍生品市场的飞速发展有着客观必然性。首先,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不断爆发的信用危机为信用衍生品带来了巨大的市场需求。这一系列信用危机的频发,为全球金融市场的参与者如何管理信用风险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客观上要求出现新型管理信用风险的金融工具。其次,新巴塞尔协议对银行监管资本提出的计算信用风险的方法与最低资本充足率要求,使得银行为降低所需监管资本,提高财务杠杆,将信用风险管理方式逐渐从表内交易转化为独立进行信用风险转移的表外交易,而信用衍生品的出现,有助于银行实现该目标。最后,随着信用风险度量技术的发展和成熟、信用数据的可获得性以及电子交易平台和标准合同文本的出现,为信用衍生品市场的发展提供了技术保证。
信用衍生品在次贷危机中
扮演重要角色
在次贷危机的传播链条中,信用衍生品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当系统性风险发生时,市场中所有的参考实体的信用风险一般均会上升,原有的信用衍生品的价格会随之下跌,加之信用衍生品均在场外市场交易,产品自身的流动性不高,此时倘若市场中再发生交易对手风险,包括交易对手违约或者信用评级被降级等信用事件,将使信用衍生品市场价格急剧下降。而这会降低产品的流动性,使得产品的流动性溢价提高,又使得产品价格进一步下跌。这就在信用衍生品市场引发了一个恶性循环,然而这个恶性循环只是第一张多米诺骨牌。
2008年9月雷曼兄弟的破产所引发的信用衍生品市场的恶性循环,就推倒了次贷危机的第一张多米诺骨牌。然而,信用衍生品市场规模的迅速发展是不是导致次贷危机爆发的最根本的因素呢?可以设想金融市场不存在信用衍生品的极端情况:次贷危机的传播机制会通过如下方式进行:银行发放次级贷款——利率上升、住房价格下降——次级贷款的不良率增加——银行应计提拨备上升——银行亏损——银行资不抵债——市场信心动摇——银行挤兑。因此,次贷危机同样难以避免,而且会集中于银行体系内部爆发。对比现实的情况,正因为有了信用衍生品,才使得发放次级贷款所导致的损失,部分的分离出了银行体系。而信用衍生品究竟是不是次贷危机的“放大器”,目前而言,难下定论。
事实上,通过对次贷危机进行深入分析可知,美国银行业向不合格贷款人发放的大量住房抵押贷款才是次贷危机的根源。美国货币政策环境的不断变化以及房地产市场价格泡沫破灭是次贷危机爆发的导火索。信用衍生品改变了金融危机传统意义的传播链条,加快了危机的爆发,扩大了危机的影响范围。
全球信用衍生品市场
整体规模将呈下降趋势
次贷危机的爆发,使得信用衍生品饱受争议,对其加强监管的呼声也一浪高过一浪。虽然信用衍生品并非是次贷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但客观而言,在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脱节的过程中,信用衍生品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展望未来全球信用衍生品市场发展趋势,可以做出如下判断:
全球信用衍生品市场的整体规模将呈现下降趋势。由于次贷危机的爆发,使得市场对信用衍生品的风险,尤其是交易对手风险,防范意识加强,整个信用衍生品市场的风险升水大幅度提高,这将使得信用衍生品的价格上升,需求反而下降。
各国监管机构将强化信用衍生品的审慎性监管。金融监管缺位下过分发展的金融衍生产品创新是导致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严重脱节的主要原因之一。次贷危机中这一问题暴露得极为充分。信用衍生品场外交易的特征使得交易双方的信息披露不够充分,复杂的交易结构使得对其定价和评级都极为困难,这也为监管机构如何对其进行有效的审慎监管带来了巨大挑战。目前,各国监管当局以及巴塞尔委员会在对信用衍生品监管方面,都将着力点放在加强监管协调,增进信息共享,并要求交易双方进行更充分的信息披露上。
指数类信用衍生品的市场份额将继续上升。指数类信用衍生品具有较高的流动性,并且能更有效地实现信用风险在交易双方的转移。从有关调查数据也可看出其市场份额上升的迅猛趋势:2004年指数类信用衍生品占整个信用衍生品市场规模的11%,而到2006年,该比重上升至37.7%。
场内交易将成为未来全球信用衍生品市场的主流交易方式,但短期内全球信用衍生品市场的交易方式仍将以场外交易为主导。毫无疑问,理想的场内交易模式通过提供的标准化产品、保证金要求、多边清算、信息披露等手段,可消除交易对手风险,将促进信用衍生品市场的发展。但目前现实情况是,交易所与信用衍生品指数的开发公司的合作才刚刚开始,有大量的技术细节需要解决,市场基础设施建设还未完善,而且市场参与者完全转移到新的交易框架也尚待时日。此外,场外交易提供的个性化产品,有其存在的必然性。因此,信用衍生品的交易方式的转变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监督方式防骗必读生意骗场亲历故事维权律师专家提醒诚信红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税务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网站信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技术研究市场研究信用评级国际评级机构资信调查财产保全担保商帐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训
华北地区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北天津北京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华南地区广西海南福建广东华中地区江西湖南河南湖北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西北地区青海宁夏甘肃新疆陕西西南地区西藏贵州云南四川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