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提倡“信用创业” 80后叫板“行规”

来源:西南商报 2009-02-27 09:04:45

在成都市荷花池市场商业圈,多年来形成了这样一条行规:生意合作互打白条,业内称为“池规”。然而,随着荷花池一批80后商人的出现,这个“池规”却遭遇被改写的“命运”。杨

 在成都市荷花池市场商业圈,多年来形成了这样一条行规:生意合作互打白条,业内称为“池规”。然而,随着荷花池一批80后商人的出现,这个“池规”却遭遇被改写的“命运”。杨佳,就是这群荷花池80后商人的代表。

  犯“池规”生意受挫

  杨佳,82年生于乐山,毕业于四川大学。2006年接手了父亲在荷花池打拼10余年生意:1个服装厂、5个铺面。

  日前,记者走进她的铺面看到,“诚信”二字悬挂在店铺的醒目之处。指着这个字幅,杨佳说:“刚来就挂出来了,也就是因为‘诚信’二字,生意有一年多时间走入低谷。”

  杨佳接手父亲的生意后,依惯例对账款进行梳理,却发现来往的客户一年之内赊账多达400多万,更让她吃惊的是,所有欠账客户所留的凭据都是一张白条,不署全名,而是“老张”、“老王”、“李姐”等。询问父亲,他却满不在乎地说:“这些都是合作多年的老朋友。大家都是这样赊账的,在荷花池市场,这是不成文的‘池规’。”

  这一“池规”,也让她发现这些“老朋友”、老客户有的在一个月之内赊账多达3次,更有一位署名叫“杨老三”的客户在一年之内赊账达5次,每次赊账金额都在20万元以上,一年共计110多万元。

  这种存在隐患风险的交易让她心存忧虑,同时也让她暗下决心改写“池规”。2006年3月的一天,一位大客户走进商铺,一次就提货近30万元。杨佳当时兴奋得亲自为客户搬运货物。上完货,交接手续,对方说没有带钱,打了一个欠条,署名为“杨老三”。杨佳一看这张欠条,二话没说,就叫工人将装上车的货物全部卸下来。“杨老三”当时目瞪口呆,她对杨佳说:“我可是你父亲的大客户,你这样做太没道理。”杨佳说:“你一年赊账百万元,你有个人信用吗?”“杨老三”无语,指着杨佳说:“好,你等到瞧,我让你看看得罪我的下场。”半个小时后,杨佳的父亲匆匆赶了过来,他对杨佳说:“我们正是靠赊账这一‘行规’,生意才从小发展到大,现在要改变,吃亏的会是自己。”

  杨佳不信这个邪,然而她的生意在接下来的日子急转直下,过去往来的客户听说她不赊账经营,几乎是一夜之间都和她断绝往来。

  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

  时间进入2007年冬季,荷花池市场接二连三出现“跑单”事件,所谓“跑单”,就是欠着他人货物及钱财的人玩“蒸发”。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事件愈演愈烈。

  于是,市场内人人自危,个个都急着回笼资金。在此次事件中,杨佳也受损不少,经过盘点,近五十万元打了“水漂”。父亲傻了眼,这才知晓“池规”祸害不浅。不过,在此期间,杨佳通过对客户信用进行重新梳理筛选,“企业”在危难之际反而成为最具潜力的成长性企业。

  在这个非常时期,她寻觅危机中的商机,一方面培养信用客户,另一方面利用危机通过大众的口碑提升个人的信用值,具体做法是针对历史形成老账的客户,在其它商家避讳还来不及的前提下,她承诺逐次逐批进行偿还。而所偿还的金额大小,则与客户在行业树立的个人信用价值成正比例。

  这样一来,她的个人信用及声誉迅速在业内扩展。业内人士也都亲切地称她“杨保险”。意思是合作生意没有风险。如今,杨佳利用这个口碑,在荷花池组建了“信用价值沙龙”。 

  据了解,这个沙龙的成员已有百余人,他们多是80后商人,说到这个沙龙的使命及正在进行的行动,杨佳自信地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如何用12大招惩治老赖


2017-03-07 20:57:05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