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CPI增速九连降 理财市场转向三大猜想

来源:证券之星 2009-02-13 13:29:11

面对CPI的持续回落,理财市场其实已做出了反应,2009年的理财市场究竟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本报综合多位专家的意见总结出理财市场未来发展的几种猜想,投资人眼下或许得转变理财思路,寻找更加适合当前经济形势的投资品种和机会。 银行理财之

    面对CPI的持续回落,理财市场其实已做出了反应,2009年的理财市场究竟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本报综合多位专家的意见总结出理财市场未来发展的几种猜想,投资人眼下或许得转变理财思路,寻找更加适合当前经济形势的投资品种和机会。

    银行理财之猜想:

    短期理财占主导

    稳健收益是热点

    从央行大幅降息后,新银行理财产品基本上断档,除了信托类以外,鲜有其他新品种推出。牛年新春,领了年终奖收了压岁钱,市民手中出现了大量闲钱,而银行理财产品却陷入真空期,积压了大量理财需求。从近日银行推出多款理财产品的频率来看,可望走出前期的真空阶段。

    2008年是投资策略上的分水岭。2007年前是借钱投资期,借钱买股买基金基本上都能赚,2009年却被认为是缩水投资年,对于打算理财的市民来说,学会配置各种风险程度不同的产品非常重要。工行、建行、招商三家银行理财师均认为,今年短期理财产品继续占据市场主导地位,稳健收益型理财产品依然是热点。

    建行注册理财师李金洋认为,去年股市的大幅下挫极大地打击了许多人的投资热情,连续5次降息又使银行储蓄利息低得“可怜”。

    现在,诸如银行理财、保险理财、债券型基金等低风险理财产品,已经开始逐渐为普通百姓所接受。他建议要调整理财思路,灵活配置资产,股权类理财产品机会比较大。

    招行注册理财师高承佳表示,短期内投资理财应谨慎,在保证安全的基础上适当增加灵活性。他建议重点关注可转债板块,如果为长远打算的话,现在做一部分基金定投是一个机会。

    股票基金理财之猜想:

    债冷股热

    投基组合应打灵活牌

    进入2009年以来,股市表现格外抢眼,债市则出现明显回调。受此影响,绝大多数偏股方向基金净值呈现正增长,债券型基金净值则多数下跌。对于普通投资者,在牛年里如何调整基金品种配置思路,已成为当务之急,有业内人士表示,个人投资者构建基金投资组合应保持安全、灵活思路,根据市场环境变化作适时调整。

    有专业人士表示,从目前的形势来看,未来两年国内经济增速将有所放缓,使得上市公司盈利面临外部需求减少、居民消费需求减弱等不确定因素影响,股市前景并不明朗;而受益于4万亿刺激经济计划等政策因素,股市同时也会呈现结构性机会,投资者不妨关注资产配置结构弹性较好的偏债型基金,如国投瑞银融华债券基金,在整体安全边际下获取股票资产上升对净值增长的贡献。

    Wind统计数据显示,受债市下跌影响,多数债券基金近期出现亏损。而截至2月4日,国投瑞银融华债券基金过去一个月的收益率达6.35%,过去三个月的收益率达11.77%,在所有同类基金中位居榜首。据基金业内人士介绍,灵活的资产配置策略是国投瑞银融华基金取得突出业绩的主要原因。一般来说,纯债型基金接近95%以上的基金资产投资于债券,其净值表现更多地依赖债券市场的表现;而偏债型基金的资产配置弹性较大,像国投瑞银融华基金最多40%的基金资产可投资股票二级市场,2008年四季报显示,该基金的股票资产比重为29.54%。

正是审时度势加重了股票仓位,该基金把握住了近期股市回暖的机会。
    对于2009年证券市场的表现,国投瑞银融华基金经理徐炜哲认为,股市会在预期经济增长和短期盈利下降双重作用中震荡,并将随着盈利预期的好转而上行。徐炜哲表示,国投瑞银融华作为一只偏债型基金,将充分把握好股市、债市轮动机会,实现“进可攻、退可守”,在保证整体安全边际的基础上帮助投资者获取更多收益。

    “随着降息通道进入尾声,目前投资机会已经在发生变化。”光大银行上海分行零售业务部理财师马箖表示,“货币基金、债券基金等品种获得超额回报的时候已经过去了。”相反,马箖认为眼下是投资权益类产品的好时机。除了直接投资股市外,股票基金、指数基金等偏股类的理财产品,其实是入场的时候。马箖建议投资者可以利用定期定投或者做波段的方式来投资此类产品。

    保险理财之猜想:

    新手理财保障为主

    2009年被普遍认为仍将是过紧日子的一年。在这样的情况下,对于目前尚且没有保险规划的人来说,保险理财师建议消费者2009年如果做保险理财规划,一定要遵循“钱省钱”原则,购买保障型产品,而且投保首选品牌公司、实用险种。

    “在购买保险之前,最好制订一份明确的保险规划,做到既不花冤枉钱,又能使自己的利益得到充分的保障。”新华人寿理财师阎涛认为。

    具体到产品就要以自己的需求为导向,遵循实用、简单的思路。

    “如果要买保险,首先就是要选择意外险、重大疾病保险这些基本保障功能的险种。”阎涛认为,“开始的时候,如能接受消费型产品,最好购买这一类,以后再循序渐进。如不能接受,则可购买传统分红寿险。”

    意外险有人身意外险(针对身故、残疾,一次性给付)和意外医疗险(因意外引起的医疗费用,一般伤害按实际花费报销)。

    重疾险则针对发病概率高的重大疾病提供保障,同时有些产品可以兼顾储蓄的功能,合同约定的重大疾病一经确诊就会赔付相应的保障额度,而不会考虑实际花费,充足的重疾险不但可以保障治病的花费,还有得病期间的收入补偿、营养费、病后康复所花费用等。

    经济下行周期,因意外情况发生更容易使家庭陷入窘境,因此,可先购买意外保险;其次是寿险、重大疾病保险;然后再考虑养老保险及带投资理财功能的保险。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