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散户50万元可享“私募”待遇?

来源:广州日报 2009-02-07 13:16:49

在即将放开的"一对多"专户理财业务中,准入门槛将由此前一对一的单一客户理财业务的5000万元大幅下调至个人50万元、公司100万元,准入门槛甚至比多数阳光私募最低100万元认购资金下限还要低。  分析人士指出,专户理

  在即将放开的"一对多"专户理财业务中,准入门槛将由此前一对一的单一客户理财业务的5000万元大幅下调至个人50万元、公司100万元,准入门槛甚至比多数阳光私募最低100万元认购资金下限还要低。
  分析人士指出,专户理财"一对多"的实施将会对私募基金形成冲击,也有可能会使得公募基金中的大客户转投专户理财。
  不久的将来普通投资者也将有望在基金公司享受到专户理财的待遇。日前,一份名为《关于基金管理公司开展特定多个客户资产管理业务有关问题的通知》的征求意见稿下发至基金公司,并将于本月10日结束征求意见,基金公司"一对多"专户理财业务有望于近期开闸。
  同时,据了解,基金公司"一对多"专户理财业务不再另批资格。凡是已经取得基金专户理财业务资格的,都可以直接开展"一对多"专户理财业务。加上今年初证监会刚刚批准了专户理财资格的兴业全球基金公司,目前已有超过30家的基金公司获得专户理财资格。也就是说,有过半的基金公司都有开展"一对多"专户理财的资格。
  而相对于公开募集的开放式基金,"一对多"理财专户业务有望规模更稳定、产品设计更有针对性、操作更加灵活。而在近一年的实际操作中,不少基金公司的专户账户都取得了胜过公募偏股基金、甚至九成以上"阳光私募"的业绩。
  规定:单个产品人数不得超过200人
  根据《征求意见稿》,在即将放开的"一对多"专户理财业务中,准入门槛将由此前一对一的单一客户理财业务的5000万元大幅下调至个人50万元、公司100万元,准入门槛甚至比多数阳光私募最低100万元认购资金下限还要低。
  在初始资产规模上,基金公司"一对多"专户理财业务与之前的"一对一"专户理财业务的相关规定进行了衔接,其初始资产合计不得低于5000万元人民币。同时,征求意见稿对单个产品的人数,规定不得超过200个。
  也就是说,"一对多"业务可将普通投资者或公司的资金共同"打包"成一个专户,来迈过专户理财的高门槛,享受专户理财的类似于"私募"的待遇。
  不同于公募开放式基金可以自由进出,此次的征求意见稿规定,投资者参与基金"一对多"专户理财和退出频率不得低于半年。此外,征求意见稿特别对基金公司推介行为作出了规定,以保护投资者的利益,如不得通过签订保本保底补充协议、不得通过媒体公开宣传具体的产品等。
  优势:仓位灵活业绩不逊私募基金
  据了解,目前,公开募集的开放式基金具有投资范围、品种有限,投资品种仓位比例受限等"被动操作"的特性。而相对于公开募集的开放式基金,根据现在基金专户理财业务的规定,"一对多"理财专户业务有望具备投资范围更广、投资比例更灵活,规模相对稳定、流动性管理压力较小、产品设计更有针对性等等优势。
  如,在去年那样的大熊市中,公募基金60%的最低仓位限制让不少股票型基金遭遇了巨亏。而基金专户理财业务则可以像私募基金一样灵活操作,股票仓位完全没有限制,可以实现从无到满仓。
  再如,基金专户理财与私募基金一样报酬与业绩挂钩,实施浮动的管理费。根据规定,基金公司可以从专户理财业务中收取不高于委托投资期间净收益20%的业绩报酬,可以更好地对基金公司形成激励。
  并且,事实证明,在近一年的实际操作中,不少基金公司的专户账户都取得了不俗的业绩。据了解,易方达基金第一单专户理财资金于2008年4月11日入市,截至2008年年底,该公司旗下专户投资收益实现了正回报,而且几乎全部专户账户收益为正。交银施罗德的2单账户则取得了年化约15%的收益。这个收益不但胜过所有公募偏股基金,同时也高于具有可比性的、九成以上发行信托的"阳光私募"的业绩。
  冲击:或分流公募及私募基金资金
  目前,在专户理财方面,国内已形成券商定向理财、基金专户理财和信托私募基金三足鼎立的局面。
  分析人士指出,基金"一对多"专户理财相当于变相地降低了"私募"的门槛,而基金专户理财和私募基金在业绩报酬和费用收取、运作方式等方面又有不少相似之处。因此"一对多"专户理财的开闸将对门槛在100万元左右的信托私募基金造成不小的压力。
  同时,市场人士也忧虑,专户理财"一对多"的实施也有可能会使得公募基金中的大客户转投专户理财。
  "可能有不少投资者也会从现有的开放式基金中转投到专户理财上来的。"一基金公司人士表示,除会主要冲击私募基金外,专户理财"一对多"的实施也有可能会使得公募基金中的大客户转投专户理财。
  不过,对"一对多"专户会分流现有公募基金产品的规模,基金公司人士似乎并不太担心。"蛋糕够大,而且一般的小投资者也不会轻易将50万元的资产押到一个基金专户上。"一上海基金公司人士向记者表示。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