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基金专户理财“一对多” 业务开闸在即

来源:方正证券 2009-02-07 13:12:03

据《上海证券报》昨日报道:牛年伊始,基金行业的创新步伐悄然提速。一份名为《关于基金管理公司开展特定多个客户资产管理业务有关问题的通知》的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已于农历春节前下发至基金公司。该征求意见

   据《上海证券报》昨日报道:牛年伊始,基金行业的创新步伐悄然提速。一份名为《关于基金管理公司开展特定多个客户资产管理业务有关问题的通知》的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已于农历春节前下发至基金公司。该征求意见稿明确,基金管理公司从事多客户特定资产管理业务,可以向特定客户推介特定资产管理产品。这意味着,继“一对一”专户理财后,基金公司“一对多”专户理财业务也即将开闸。据了解,基金公司“一对多”专户理财业务不再另批资格。凡是已经取得基金专户理财业务资格的,都可以直接开展“一对多”专户理财业务。

  相比“一对一”专户理财业务,基金公司“一对多”专户理财业务的投资者准入门槛大幅降低,个人客户不低于50万元人民币,法人客户则不低于100万元。在初始资产规模上,基金公司“一对多”专户理财业务与之前的“一对一”专户理财业务的相关规定进行了衔接,其初始资产合计不得低于5000万元人民币。同时,征求意见稿对单个产品的人数,规定不得超过200个。针对投资者在合同尚未到期前的中途退出行为,征求意见稿做出了明确规定,其参与和退出频率不得低于半年。

  【简评】 2007年11月30日,中国证监会颁布了《基金管理公司特定客户资产管理业务试点办法》,《办法》规定试点阶段专户理财的每笔业务资产不低于5000万元,仅限于一对一的单一客户理财业务。而“一对一”的形式,5000万元人民币的要求,门槛相对较高,基金“一对多”专户理财业务的开闸将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门槛高问题,只要理财规模达到即可。市场形势决定政策的改变与推进速度,2007年11月,市场还在激昂的牛市尾声阶段,11月30日大盘收在4871.78点,当时《办法》出台推动大盘反弹至5500点,其后市场才步入熊市;目前,市场还处于熊市的反弹阶段,市场又急需资金,而高门槛使基金理财难以推进,降低门槛有助于基金理财产品吸引资金,使捉襟见肘的证券市场得到资金补充,有利于证券市场的稳定。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