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银行理财收益大幅下调仍畅销 低风险产品是主流

来源:华西都市报 2009-02-06 15:00:25

由于对近期资本市场走势信心不足,货币基金收益低,市民热捧收益相对稳定的银行理财产品   “您好!本行明天将要发行一款39天的理财产品,如有兴趣购买,您可能需要提前半个小时来网点排队。”昨天下午,建设银行成都某网

  由于对近期资本市场走势信心不足,货币基金收益低,市民热捧收益相对稳定的银行理财产品

  “您好!本行明天将要发行一款39天的理财产品,如有兴趣购买,您可能需要提前半个小时来网点排队。”昨天下午,建设银行成都某网点工作人员正在逐一提醒有意向的大客户们早点到网点排队。同一天,成都市民罗兰拿着10万元闲钱,询问了多家银行,仅有一家可以买到正在发售的人民币理财产品。

  资本市场的波动,让投资者的风险意识增强,开始热捧风险低、收益较稳定的银行理财产品。虽然多家银行已经调低了理财产品预期收益,但同样出现了排队抢购的现象。

  拿着钞票买不到理财产品 

  成都市民罗兰手上有一笔父母赞助的10万元买房首付款,在选好房子之前,她希望能找到一款风险较小、收益比银行活期利息高的理财产品。昨天上午,她到工农中建四大银行咨询,仅工行有一款超短期人民币理财产品正在销售,而且刚刚把收益下调到1.3%。“手上有钱,居然没有合适的理财产品可选。”罗兰感到很诧异。

  “我们前两天刚刚发行了一款人民币理财产品,上亿元的销售额度,不到5分钟就卖完了。”昨天下午,建行成都某网点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建行本月6号有一款新的理财产品发售,预期收益2.58%。他正在抓紧时间给一些有购买意愿的客户发短信,提醒他们早点去排队,“这次只有1.5亿的发售规模,接到通知的客户80%都有兴趣,来晚了肯定买不到。”

  在工商银行,记者了解到类似的情况,该行最近一期发行理财产品是1月23日开始发售的。20亿的发售规模,不到两天就卖完了。在中国银行锦江支行,一位客户经理表示,目前该行没有正在发售的人民币理财产品,但1月份发行了一款与黄金和石油挂钩的结构性理财产品,虽然最高收益仅有1.5%,仍然很快就卖完了。

  收益大幅下调依然畅销

  工商银行理财师陈静分析,市民之所以热衷于购买稳健收益型理财产品,一方面是由于对近期资本市场走势信心不足,风险承受能力依然较弱;另一方面央行连续降息,货币基金近期收益也很低,相比其他可以保证流动性的投资渠道,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在收益率上还是有一定竞争优势。尽管一些产品已调低了收益率,销售仍较好。

  低风险短期产品是主流

  从各大银行近期发行的理财产品来看,短期产品仍占主流。业内人士表示,这类保本浮动收益产品,对短期内闲散资金无去处的客户而言,具有一定吸引力,其优势在于投资期限短,可随时根据情况决定是否赎回或延期。而这些短期理财产品的投资标的,大多是较为安全的固定收益产品,风险系数不会很高。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