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回首2008,金融市场动荡不安,中立策略帮助投资人有效避险 2008年,全球金融市场经历了百年不遇的金融海啸,源于美国的次按危机逐步恶化,通过金融业的坏账增加,导致信贷紧缩并逐步影响实体经济。次按危机也逐步升级成为金融危机、经
一、回首2008,金融市场动荡不安,中立策略帮助投资人有效避险
2008年,全球金融市场经历了百年不遇的金融海啸,源于美国的次按危机逐步恶化,通过金融业的坏账增加,导致信贷紧缩并逐步影响实体经济。次按危机也逐步升级成为金融危机、经济危机。其影响力逐步从美国国内,通过金融和贸易等渠道扩展到全球。
这场逐步升级的危机对普通投资者同样产生重大的影响。在2008年9月雷曼兄弟倒闭后,信用市场的冻结和投资者信心的大幅下挫使得资本市场出现系统性风险。除美元、美国国债、日元等少数避险资产外,包括股票、商品、非美货币汇率、企业债券在内的大部分资产价格都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跌,对于投资者来说,资产配置变得更加的困难。
面对这样动荡不安的市场,荷兰银行首次提出了“市场中立投资策略” 来帮助投资人分散现有资产组合的风险,在传统下跌时后依然有机会获得正回报。以 “CYD市场中立商品指数”挂钩结构性存款为例,在2008年以来全球股市(MSCI 世界指数)平均跌幅超过40%的背景下,该标的指数依然收获了超过10%的回报,同时自身的波动性较低,只有不到6%的水平。
二、展望2009,金融海啸过后,采用创新、稳健的投资策略
2009年是金融危机后全球实体经济经受严峻考验的一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世界经济增长将从2007年的5%,2008年的3.7%,下降至2009年略高于2%的水平。目前,美国、欧洲等发达地区已经陷入全面衰退,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增长明显放缓。
这一年,我们将看到以往脱离于全球实体经济,被过度放大的虚拟经济逐步回归的过程。因为以往海外市场长期宽松的货币环境和过度的放贷,使得虚拟经济在金融杠杆的作用下脱离了实体经济过度膨胀。而金融危机和经济下滑,使得这种过渡放大难以维持,虚拟经济要缩小到与实体经济等同的大小,这一过程称做“去杠杆化”,伴随这一过程产生的是资产价格回落和经济增速放缓 。
此外,08年以来各国政府为刺激经济纷纷采用宽松的货币政策,随着利息的不断下调全球进入了一个低息时代。一边是经济的下行风险,一边是较低的利率水平,无疑将进一步增加投资的难度,当以往较高的收益水平难以为续的时候,投资人需要重新调整心态,建立合理的收益预期,并以此为基础,来构建理性的资产组合。
在这里,为大家介绍几种适合2009年市况的投资策略,希望能够帮助投资人在安全、稳健前提下,实现资产的保值与增值。
市场中立策略
市场中立策略的特点是,与传统资产,如股票、商品的相关性较低,不受市况
的影响,无论股市和商品涨跌,市场中立策略均有机会获得正向回报。在2008年的金融海啸中,该策略曾经帮助投资人有效避险;在2009年充满不确定因素的市场环境中,它依然是一种安全、稳健的投资选择。
自动资产配置策略
过去的十几年间,金融市场经历了两次大的波动,一次是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另一次是2000年的科技股泡沫。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股市的上涨过程很慢,但下跌很快,市场的底部都是在经历过之后才被确认的,当时没有人能够清楚地区分哪里是熊市尾声,哪里是牛市开端。为了能够客观把握市场趋势信号,可以采用“自动资产配置策略”在防御型资产和进取型资产之间进行自动仓位配置,通过追求各种市况下的良好表现,来分散市场系统风险,优化投资组合回报。
动态初始定价策略
动态初始定价策略有别于以往投资产品的初始定价机制,在当前弱势市场中更有机会捕捉现抑后扬的U型或V型走势,降低或摊薄标的初始价格,从而增强客户的到期收益,在实现到期保本的基础上,最大程度分散入市时机风险,优化投资收益。
现金管理策略
经过金融市场的动荡,投资人越来越意识到“现金为王”的意义,增加现金类
资产固然正确,但并不意味着现金放在手上,而是灵活地应用现金管理工具来盘活这部分资产,既满足流动性需求,又实现保值的目标。现金管理工具,根据风险和回报不同,可以分为几类,风险最低的是定期存款,其次还有“区间累计”“点位触发”,风险稍高一点有“双货币理财”,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一种或几种工具组合应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2009年是金融海啸过后充满机遇与挑战的一年,衷心的希望投资人能够在充分了解经济环境的前提下,选择适当的投资策略,构建稳健的资产组合,在市场波动和牛熊更迭中胜出!
监督方式防骗必读生意骗场亲历故事维权律师专家提醒诚信红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税务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网站信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技术研究市场研究信用评级国际评级机构资信调查财产保全担保商帐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训
华北地区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北天津北京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华南地区广西海南福建广东华中地区江西湖南河南湖北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西北地区青海宁夏甘肃新疆陕西西南地区西藏贵州云南四川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