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以物换物"鱼龙混杂易被骗 "换客"遭遇诚信危机

来源:法制日报 2009-02-04 13:04:37

用数码相机换手机、香水换护肤品、取暖气换电风扇……“以物换物”这种古老的交易方式,近些年在沪上的年轻人中十分流行。他们自称“换客”,崇尚“需求决定价

     用数码相机换手机、香水换护肤品、取暖气换电风扇……“以物换物”这种古老的交易方式,近些年在沪上的年轻人中十分流行。他们自称“换客”,崇尚“需求决定价值”的交换法则,追求在“以物易物”过程中的快乐。
  记者从“换客”最为集中的上海易物网上获悉,该网站在成立后的短短3个月内,成功换物7000多次。据统计,该网站注册的“换客”已有几十万人,每天会有超过5000个商品的交换信息。
  但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目前一些“换客”网站并不安全,“实名制”不完善、安全漏洞百出,给骗子留下可乘之机,许多新手“换客”屡屡受骗上当。“换客”如何维护自身权益成为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换客”遭遇诚信危机

  记者登录易物网,发现里面的物品形形色色,数码产品、服饰、化妆品、项链、票证、牙膏、假发……令人眼花缭乱。尽管换物网站看上去热热闹闹,但很多人还没有尝到当“换客”的甜头,却已经遭遇陷阱。有调查显示,认为网上“换客”不可靠的占到六成以上,而一些“换客”的现身说法,也加剧了人们对换物安全性的担心。
  “换客”林小姐告诉记者,她在一次换物交易中,就遭遇了骗子。当时她用一个数码相机换了一条金项链,但经权威部门鉴定,项链是假的。
  “交换完了大家各走各的,又没有留下凭证。打电话过去对方也不接,我只好自认倒霉了。”记者访问了多家换物网站上的论坛,发现与林小姐遭遇类似的人比比皆是。有人把自己的物品发给对方后,却迟迟没有等来对方的货物;有人兴冲冲打开换来的“全新”香水,却发现已被用了一半……
  记者发现,有些“换客”所发布的信息并不真实,拨打“换客”留下的手机号码,却被告知是空号。而且,多数“换客”网站在注册过程中并不需要实名,对身份证号及家庭住址也不进行验证,这意味着即使交易达成后,双方都无法获知对方的真实身份。由于“换客”网站只是一个信息平台,双方交易在线下进行,而且网站并不提供类似于购物网的托管或担保服务,如果被骗,往往投诉无门,只能自认倒霉。

  功利侵蚀“换客”世界

  “换客”张先生告诉记者,2007年初,他通过易物网用一个U盘换回一对咖啡杯。从价值上看,张先生显然很吃亏,当时,1G的U盘市场上卖100多元,一对咖啡杯只值50元。“价值是由双方的需要决定的。哪怕原价悬殊很大,大家只要各取所需就行。”张先生说,“换客”信奉的是“需要决定价值”。
  上海大学教授、著名社会学家顾骏表示,“换客”这种用自己的闲置物品换取自己需要东西的交易方式,一方面可以优化社会资源,另一方面,“换客”也是人们回归温情的一种表现。
  然而,并非所有的“换客”都像张先生那样有平和的心态,有的“换客”就抱着不劳而获的心理,把换物当成发家致富的一种方式。
  资深“换客”小齐在经过50次成功交换后,居然“马失前蹄”,用多余的鼠标交换来一副坏的无线耳机。“为了点蝇头小利,就可以丢掉人品吗?”对于小齐来说,交换早已超越了功利算计,完全“是一种精神享受”,而欺骗,是入侵“换客精神”的病毒。
  网络安全专家则认为,由于以物易物不涉及金钱交换,交换过程必须脱离网站才能实现,因此不能受到网站提供的中介保护。从这一点看,通过易物网交易的风险比购物网要大。

  换物受骗维权不易

  以物换物从本质上说是一种交易方式,既然是交易,就必须受到规范。但“换客”要维护自身权益,在实际操作上有难度。上海律师富敏荣表示,不论是同城还是异地交易,一旦受到欺骗,都可以将其诉诸法律,但在实际操作上却很难胜诉。
  “其一是因为网站实名制不完善,即使上当受骗也很难确认对方的真实身份;其二是人们举证意识不足,双方线下进行交易时,很少保存相关交易记录,无法举证。”富敏荣认为,目前我国的网上易物还没有走向规范化运作。在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前提下,公民个人之间进行物物交换,一方换到的物品存在质量问题或其他问题,那么对方的行为就属于合同法中的欺诈行为,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富敏荣建议,“换客”可以保留网上聊天记录、视听资料和电子邮件等信息作为交换证据,以便发生纠纷时保护自己的正当权益。
  上海市工商局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物物交换虽然给市民带来了诸多好处,但目前国家在这方面还没有明确的法律规范,也缺乏有效的保障措施。交换贵重物品时,一定要对方提供三包凭证和保修书;如果有可能的话,事先签订一份协议,声明若有任何质量问题就可退货,并留下双方的签名,以便维权。
  易物网CEO朱人杰说,易物网正计划推出一种类似“支付宝”的工具,达成线上交换协议的双方,都需要向网站支付一定金额的保证金,如果线下顺利交易,保证金会退还双方;如果有一方利益受损,那么对方的保证金将给他做出适当赔偿。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广州签发全国第一张微信身份证


电脑报 2017-12-29 14:49:00

国务院就企业信用约束机制征民意


人民网-人民日报 2014-04-18 10:38:23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