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拉动内需的总目标下,为了刺激需求,商务部准备出台信用消费政策,鼓励消费者以分期付款或者赊账的方式购买消费品。这标志着我国消费政策将发生变化,传统的储蓄消费模式将有所改变。 中国人历来先存钱后消费,这是一种典型的储蓄消费;而西方人
在拉动内需的总目标下,为了刺激需求,商务部准备出台信用消费政策,鼓励消费者以分期付款或者赊账的方式购买消费品。这标志着我国消费政策将发生变化,传统的储蓄消费模式将有所改变。
中国人历来先存钱后消费,这是一种典型的储蓄消费;而西方人则习惯于信用消费,在没有储蓄或者储蓄很少的情况下提前消费。学术界对这两种消费模式孰优孰劣曾经进行过讨论,但并未达成一致意见。储蓄消费量入为出,可以避免寅吃卯粮,导致个人破产;而信用消费则可以刺激生产,从而创造更多的财富。在控制信用风险的前提下,国家出台法律和政策鼓励信用消费,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加快资源的流动速度,确保经济发展具有强劲的动力。
但是,信用消费需要具备必要的条件。首先,信用消费必须以公共产品供给相对充足为前提。假如整个国家公共产品供给严重不足,居民的主要收入用于支付基础性开支,譬如用于医疗、教育,那么,鼓励信用消费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从理论上来说,公共产品应当由政府提供。如果政府不能有效地提供公共产品,那么,居民的主要收入将不得不用于购买这些产品。在这种情况下鼓励信用消费,实际上是鼓励居民为政府的不作为买单。当居民在公共产品方面的支出越来越多,基本生活难以为继时,信用消费实则可望而不可及。没有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公共产品供给体系,不要奢谈什么信用消费。
其次,信用消费是指在居民可预期收入不断增长、可支配收入相对较少的情况下,为了解决居民短期资金不足而采用的消费模式。当前中国居民可支配收入相对较多,可预期收入则极不稳定,在这种情况下实施信用消费政策,可能会导致市场结构紊乱。从政策效果来看,绝大多数居民可能会对政府的信用消费政策不屑一顾;而那些缺乏稳定收入的居民可能更热衷于信用消费,而这样一来,信用消费所带来的信用风险将会越来越大。等到信用风险积累到一定程度之后,政府将不得不约束信用消费行为,从而降低商业风险。信用消费在我国这样一个存款率较高的国家,缺乏实施的现实价值。
第三,信用消费以征信体系完善为条件。经营者必须对消费者的信用进行科学评估,并且建立完善的信用指标体系,确保消费者在分期付款消费过程中,不会因为缺乏偿还能力而违约。可是,目前在我国缺乏这样的信用体系。各商业银行虽然掌握一部分信息,并且利用这些信息开展个人信用消费贷款业务。但由于绝大多数中国居民没有贷款记录,商业银行难以搜集相应的信息,并且建立信用指标评价体系,所以,其他经营者很难根据商业银行提供的记录开展信用消费业务。政府虽然掌握居民的财产信息,但由于政府机关各自为政,所以很难为经营者提供准确的信用资料。根据我国房地产管理法的规定,政府对房地产交易实行核准登记制度,每一项不动产交易政府都有记录。但令人感到遗憾的是,在现实生活中一套房子重复交易的现象依然存在。所以,在没有建立完善的征信体系之前,盲目开展信用消费,很可能会增加整个市场的经营风险。
当然,笔者并不反对信用消费。早在上个世纪,笔者就曾经为国务院有关部门起草有关商品交易法律文本。在起草稿中对分期付款销售、融资销售、赊账销售乃至试用销售都作出过专门规定。但是,由于当时我国出现了严重的通胀,许多开展信用消费的经营者,经营的利润难以跟上通货膨胀的速度,结果出现了大量法律纠纷。在这种情况下,国务院有关部门不得不采取措施,禁止或者限制信用消费。
笔者主张在近期内政府应当扩大公共产品供给的范围,尽可能地减少居民在公共产品领域的直接开支,在不断提高居民收入的前提下,使居民对未来收入增加充满信心。在此基础上,政府应当尽快出台征信法律规则,确保权威机构及时向经营者提供消费者的信用记录,从而使经营者根据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和信用状况,不断满足消费者信用消费需求。
监督方式防骗必读生意骗场亲历故事维权律师专家提醒诚信红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税务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网站信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技术研究市场研究信用评级国际评级机构资信调查财产保全担保商帐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训
华北地区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北天津北京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华南地区广西海南福建广东华中地区江西湖南河南湖北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西北地区青海宁夏甘肃新疆陕西西南地区西藏贵州云南四川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