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年收益8%白领家庭养儿又养老的理财计划

来源:搜狐理财 2008-12-22 13:55:59

基本情况:老师好,我是一个北京职员,今年34岁,我老公是一个公司的经理,我俩身体都比较好,两个人的月收入加起来有17000元,每月支出大概6000元,我俩都有社保,我还投保了分红险,我老公有重疾险。 我们双方的父母身体都很好,也都有

   基本情况:老师好,我是一个北京职员,今年34岁,我老公是一个公司的经理,我俩身体都比较好,两个人的月收入加起来有17000元,每月支出大概6000元,我俩都有社保,我还投保了分红险,我老公有重疾险。

   我们双方的父母身体都很好,也都有退休金,我们不用十分顾虑,我们有一个2岁的女儿。

   有房产2处,一套价值40万,自用,一套价值50万,为投资之用。有车一辆,价值20万,使用年限1年。

理财目标:

1.孩子的教育基金

2.夫妻双方的养老

3.另外还打算过两年再生个孩子

东方华尔理财师团队建议:

1、现金规划

   通过《家庭资产负债表》看到若尘有现金及存款130,000元,一般家庭预留出可以应付三到六个月家庭支出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即可,比如存款、货币市场基金等,以防备突发事件及风险。

   若尘目前家庭工作、收入状况稳定,没有额外家庭负担,建议银行存款保持在2、3万元左右即可,其余现金可以投资于其它理财产品以获得更高收益。

2、风险管理和保险规划

   若尘目前家庭收入结构较好,即有被动收入部分(工资),又有主动收入部分(房租),但主动收入所占比例较小,抗风险能力较弱,一旦一方发生风险,造成收入中断,将给家庭经济造成重大打击。虽然单位已经上了社保,但社保是属于“广覆盖,低保障”其保障力度不足够,还要配置一些商业保险做为补充,利用保险的杠杆原理,规避家庭及人身的重大风险。虽然若尘已为自己及女儿做了些商业保险,但是保额不足,先生缺乏生命保障。

   建议配置保险时遵循“双十原则”保费以不超过年收入的10%,保额以收入10倍为宜。根据目前情况应适当配置意外险、重大疾病保险和定期寿险。

3、子女教育规划

   子女教育规划是家庭规划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据统计,目前大城市教育费用支出平均占到家庭收入的30%,是家庭的一个重要支出项目,小学到初中处于义务教育阶段,费用也比较低,我们把大学阶段和出国留学深造列为教育规划的主要阶段。现在若尘的孩子才2岁,过两年打算再要一个孩子,如果从现在开始家长每月为每个孩子投入1000元,年投资回报率在6%的话,准备18年,共投入42万元,到期可以达到80万元。若尘家庭环境较好,可以适当再给孩子多准备一些教育金。

   现在最常见的准备儿童教育金的方式有教育储蓄、教育保险,还有基金定投、国债等。建议一是采用基金定投,买债券型基金可兼顾收益与稳妥,少量配置指数型基金。二是购买教育保险产品,定期定存,专款专用。而且有的教育金保险附带保费豁免条款,就是无论这份保险交了几年,如果一旦投保人发生不幸,可以豁免以后的保费,不用再交,但是领取时还是按照购买时的约定,按时支付教育金,不会影响孩子的学业。

4、养老规划

   若尘打算到50岁时可以退休。以退休后家庭月支出6000元为例,退休后生活30年,大概需要200万元左右,那我们按照这个目标做推算,根据理财计算器计算结果,如果若尘从现在起每月投入5500元,,按年收益率8%计算,按月复利计息,每月月初付款,16年后她的账户总额是2,143,848元。可以达到养老目标。

   所以若尘可以按照下面投资规划中的安排做些金融产品的配置,以达到8%的收益。另外为了稳妥起见,还可以分出部分资金在保险公司购买一定的分红型养老保险,或万能型保险,做养老之用。

5、投资规划

   虽然若尘没有把投资规划列于本次咨询之内,但若尘目前的投资不尽合理,资产结构过于单一,建议增加家庭主动收入部分,改善家庭收入结构,增加家庭抗风险能力。家庭结余部分可做些金融产品的投资,虽然目前资本市场处于低迷态势,价值缩水大半,但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向前发展,中国的A股市场必将随之走高,只要长期持有不会有太大问题。原来若尘没有做过金融产品投资,没有投资经验,建议选择一些基金产品和银行理财产品。选择业绩优秀实力强的不同基金公司的不同类型产品进行搭配,配置部分债券型基金、指数型基金。债券型基金满足其对安全性的需求,收益也高于银行存款。指数型基金追求较高的收益,分享中国经济发展的成果。银行产品现在不要选择与外汇或黄金挂钩的产品。

   另外如果因为没有理财经验,又没有时间打理自己的财务时,也可以选择FOF型理财产品,例如保险公司的投资连接保险,即能在一定程度上分散购买基金的风险,又有一定的保障功能,弥补保障方面的不足.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