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超过30家上市公司宣布减产 发公司债超700亿

来源:北京商报 2008-11-25 13:05:24

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使国内上市公司难以独善其身,企业纷纷通过减产、募资,甚至降薪等途径为不知道会持续多久的寒冬多储备一些“粮食”和信心。据本报记者统计,从10月份到现在,宣布减产的公司已经超过30家,获批的公司债额度

  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使国内上市公司难以独善其身,企业纷纷通过减产、募资,甚至降薪等途径为不知道会持续多久的寒冬多储备一些“粮食”和信心。据本报记者统计,从10月份到现在,宣布减产的公司已经超过30家,获批的公司债额度也已经超过700亿元。

  降薪减产

  亿阳信通今日发布公告表示,公司监事会主席张小红主动提出降薪20%。同时,公司董事长、董事会秘书等8位高管也一同将薪酬下调10%-20%。

  这是熊市以来,上市公司首度发布降薪公告。经历了高管薪酬如火箭般蹿升的2006年、2007年,2008年高管选择降薪明确地发出一个信号:公司要过冬了。

  除降薪外,通过减产来抵御风险回笼资金的上市公司也日益增多,其中不乏一些行业巨头。

  11月7日,中国铝业发布公告表示,自10月下旬起在成本较高的企业中减少氧化铝产量。截止到11月5日,公司已闲置氧化铝产能411万吨/年,约占公司总产能的38%。

  此外,云南盐化、锡业股份等公司也发布减产乃至停产公告。据统计,自10月份以来,发布减产公告的公司超过30家。

  “目前很多生产企业产品滞销,部分企业则是因为产品价格大幅度下降导致生产亏损,受成本和销售双重压力,企业不得不选择减产。”中信建投分析师刘杨表示。

  私募基金经理吴国平也表示,尽管减产仍然亏损,但是开工较之亏损更大,企业目前选择减产非常正常。

  频发公司债

  高管降薪是偶尔,上市公司减产已不少,那么多方面募资就是常态了。仅仅11月20日和21日两天,三大巨头中国石化、中国石油和大秦铁路都发布了巨额公司债发行获得证监会批准的公告,3家公司将通过公司债总共募集资金635亿元。

  其他企业也纷纷寻求发行债券的机会,如浦发银行欲发行200亿元债券,江苏阳光拟发行8亿元公司债,杉杉股份拟发行不超过6亿元公司债。公司债获批的公司也纷纷涌现,如新希望拟发行8亿元公司债获批,金融街拟发56亿元公司债获批,滨海发展7亿元债券申请获批……

  “手中有钱,心中不慌。无论目前究竟如何,对上市公司而言,有储备资金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严峻形势总是好的。而且,目前国家也支持公司债这种形式。”吴国平表示。

  刘杨也认为,目前的经济形势下,很多企业都会面临资金压力,尽管银行利率下调,但是由于贷款更为谨慎了,资金成本并未降低。而增发、配股在目前的股市形势下无法实行,只有发债是目前最合适的形式,未来公司债的发行将会非常多。

  估值改变

  不仅一些上市公司大笔发债,而且一些前期募资的公司也纷纷发布公告,变更募资用途。如正邦科技表示将IPO募资拟投向的两个饲料项目,全部投向仔猪生产基地。分析人士指出,目前一些大能耗、回报期长的项目纷纷停止了,上市公司将募资转而投向短期即可看到回报的项目。

  但是这种募资投向的改变,包括减产或者融资都将改变上市公司的估值。

  “募集的资金投向什么,会带来什么利润,这肯定将导致公司被重新估值,减产所带来的后果也是一样的。”刘杨表示。

  吴国平也指出,减产可能导致企业未来盈利能力的降低,融资短期来说对企业有利,但是长期则未必。“发债是有成本的,如果经济形势持续不好,发债可能导致未来企业的估值更低。无论如何,关键还是要看整个经济形势。国内经济形势不好,A股肯定好不了。对于短期我不担心,因为有消息面的支撑,但是中长期我就有些担心了。”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