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团购,人们首先联想到便宜的价格,但记者在近一段时间的采访中了解到,尽管团购成为越来越多消费者首选的购买方式,逐渐得到认可,但事实上却在价格透明度、产品质量、售后服务等方面存在着种种隐患,一些消费者甚至通过团购方式购到了假冒伪劣的产
一提到团购,人们首先联想到便宜的价格,但记者在近一段时间的采访中了解到,尽管团购成为越来越多消费者首选的购买方式,逐渐得到认可,但事实上却在价格透明度、产品质量、售后服务等方面存在着种种隐患,一些消费者甚至通过团购方式购到了假冒伪劣的产品。看似实惠的团购大餐,其实未必真“美味”。
低价团购诱惑十足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现在很多导购类、行业类的网站或者是热门的论坛上,都有团购的“组织者”,他们声称能够联系到生产厂家或代理商,只要参与的消费者达到一定的人数,就能够以远低于市场价的“团购价”购买商品。据了解,大多数“团购”活动都以低价为卖点,如家电类的平板电视、空调,家装建材类的洁具、油漆以及部分品牌的家具等,团购价基本上都比市场价低15%至20%,有些甚至仅相当于市场平均价的七成左右。因此很多消费者都抵不住“诱惑”,积极参与其中。
团购暗藏诚信陷阱
既然能省钱,团购是否真的就是最理想的消费方式了呢?事实并没有这么简单。据了解,团购在价格和产品质量方面都可能存在诚信陷阱。市民李先生前些天开始装修新居时参加了一次“大型团购”,以“低于市场价20%”的价格购买了两套某品牌洁具,本以为得了实惠的他后来逛装饰城时发现,同款洁具在卖场里的标价竟然比团购价还便宜数十元,询问后得知,这款洁具的促销降价已经有几个月的时间了,李先生图便宜参加团购,实际上却被“忽悠”了。大三学生小刘前一段时间通过一家网站组织的团购,花2600元购买了一款数码相机,拿到货后发现不但型号与当时登记的不一样,相机内存里竟然还有好几张陌生人的照片,显然是一台“二手机”。这时再联系团购组织者,却再也没了音讯。
团购市场期待规范
事实上,以批量购买的“理由”向商家要求低价,对消费者来说确实是个省钱的好办法。但需要注意的是,一些打着团购招牌忽悠消费者的组织或个人,却给团购市场带来了不小的困扰。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尤其是一些“蛰伏”在热门网站或论坛上的不良商家,专门以团购为幌子招揽顾客,并要求参与者利用网上转账等方式付款,以快递的方式提货,团购的“组织者”在整个过程中都不露面,以后一旦出现问题,消费者很难维权。不过令消费者感到“欣慰”的是,市场普遍期待的规范化的团购,也在逐渐出现。如一些知名品牌厂家开始尝试针对一些热门型号的商品,在零售价、促销价的基础上,再增加一个“官方”的团购价,只要同时购买的顾客达到一定数量,就可以得到更大的实惠,并承诺所有售后服务都不会出现缩水的现象。
监督方式防骗必读生意骗场亲历故事维权律师专家提醒诚信红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税务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网站信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技术研究市场研究信用评级国际评级机构资信调查财产保全担保商帐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训
华北地区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北天津北京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华南地区广西海南福建广东华中地区江西湖南河南湖北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西北地区青海宁夏甘肃新疆陕西西南地区西藏贵州云南四川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