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信用的经济价值
来源:信用中国
2008-09-19 09:47:52
从经济学角度看,信用指以一定经济标的物为内容,以借贷为特征的经济行为。由于信用存在价值转移的事实以及是否能得到偿还的风险,因此,它以授信人(债权人)对于受信人(债务人)所作承诺和能力有没有信心为基础,内涵着授信人(债权人)与受信人(债务
从经济学角度看,信用指以一定经济标的物为内容,以借贷为特征的经济行为。由于信用存在价值转移的事实以及是否能得到偿还的风险,因此,它以授信人(债权人)对于受信人(债务人)所作承诺和能力有没有信心为基础,内涵着授信人(债权人)与受信人(债务人)之间建立在诚实守信基础上的心理承诺与约期实践相结合的意志和能力。笔者认为,现代信用既指信守诺言、诚实不欺,以此获得他人信任,也意味着经济期望与经济行为的合一,经济承诺与经济活动的一致,借债与还债之间的可信任;既指一种经济道德规范,还表现为一系列社会法律制度的要求;既表示为一种经济交往方式及其形成的经济交往关系,更是市场经济活动的黄金规则。
现代市场经济是以契约为基础的信用经济。在市场经济中,资本是信用的基础,信用则可以带来新的资本。人们在市场交换中结成实在利益关系和相互信任关系共同体。只要市场交换是长期的、主动的,信用就是市场主体实现自身经济利益的最好策略和最好保障。其经济价值体现在以下多个方面:
一、信用能够提升人力资本的经济质效
人力资本是活的人体所拥有的体力、健康、经验、知识和技能及其他精神存量的总称,它可以在未来特定经济活动中给有关经济行为主体带来剩余价值或利润收益。信用道德是人力资本的“精神层面”,它直接影响着人力资本的经济质效。一个诚实守信的业主,在经济活动中会讲信誉,竭力释放自身所具备的全部能量,真心实意地投入到经济活动当中去,合法经营,诚实劳动,竭诚服务,从而创造出更多的经济价值;一个忠诚的雇员会在思想上与企业的经营理念保持一致,信守企业的经营方式和规章制度,拼命工作,从而丰富给予顾客的价值内涵并且产生卓越的生产力;诚实守信的业主和忠诚的雇员还可以带来忠诚的顾客,而顾客忠诚会转变成企业增长和更多持久的价值。总之,信用在经济活动中的运作,能有效培育和完善人力资本的诚信品质,创造出更好的经济效益。正因为如此,国外一些先进企业在人事选拔领域大量进行信用测验,认定诚信特质是人力资本最核心的组成要素,并在实际的经营管理中完善对雇员的信用管理制度,积极培育和提高雇员对企业的忠诚度。
二、信用可以提高经济主体的市场交易效率
市场交易效率高低根本上取决于交易成本与交易总量之比。交易成本主要是交易各方在签订合约与执行合约过程中所支出的费用,节省交易成本诚然可以通过加强社会法制化程度,健全经济体制,提高市场信息质量和整个社会的普遍信任度,改善市场交易环境来实现。但法律制度设置和执行需要支付高额成本,而所有这些成本都会以税收的形式分摊到每个纳税人头上,分摊到其他经济活动中。社会信任越少,越需要增加正式的规则和强制,经济活动所需付出的“税”也就越高,交易成本自然也就会升高。更为重要的是,完备的交易制度只是提高市场交易效率的必要条件,如果市场交易主体在交易行为上不能很好地认同和遵守这些制度,那么,这些交易制度就会形同虚设。而信用实践,能提高市场交易主体遵守交易制度的自觉性,建立市场交易主体间的普遍信任,扩张交易秩序、降低交易成本。一个人人守信、普遍信任的市场环境,必定使该社会里交易活动较为活跃,交易网络较为发达,交易总量大大增加,交易成本大大降低,交易效率大大提高。
三、信用有助于提高经济主体的市场竞争力
竞争是市场运行的内在机制,守信用能有效提高经济主体的市场竞争力。因为经济主体在市场上的竞争从本质上可以说是各自的社会信誉、公众关系的竞争,是信用之争。就企业而言,如果企业的信用好,消费者愿意购买该企业的产品,企业的利润得以实现和保证;银行等金融机构愿意向信用好的企业投注资金;供应商愿意与信用好的企业打交道,并敢于在不能获得现金的情况下向其不断供货;政府、社会愿意为信用好的企业提供更多的便利条件。无形之中,信用好的企业就从社会上获得了更多社会资源,其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也就更强。换言之,尊重并信守信用规则的经济主体,它得到的是市场竞争力的提高,交易成本的降低,长远且巨大的经济利益;而对于不守信用、不讲诚信的经济主体,等着他的不仅是自身竞争力的衰退,市场份额的萎缩,国际交易规则乃至法律严惩所带来的经济恶果,更有的是国家声誉的败坏,国家国际经济竞争力的削弱。在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无论是就整个国家来说还是就地区或企业或个人来说,诚实守信都是重要的竞争力。
四、信用有利于提高经济主体的市场占有率
就单个经济主体而言,长期连续的信用会最终形成其信誉,产生强而无形的吸引力,帮助经济主体抢占各类市场,进而提高其经济效益。这是因为:信誉是最好的融资工具,银行都愿意把钱借贷给信誉好的企业,而企业则可利用这些借贷资金,壮大自身资金实力,改善经营状况,从而创造更多的价值和利润;信誉还是最好的攻占产品市场武器。良好的信誉能为经济主体赢得广阔的产品市场;信誉更是最好的吸引投资者招牌。从经济学上讲,这种信誉投资的回报率起码与一般投资相同,在某些情况下,甚至高于那些不考虑道德因素而纯粹只为获利的大基金。诚然,评估一笔信誉投资非常复杂,无法简单量化。但信誉已成为经济主体赢利的一个重要因素勿庸置疑。
五、信用会促使经济主体实现规模经济效益
竞争使企业走向协作,协作能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从而给企业带来规模效益。然而没有信用作为基础和机制,协作就无从谈起。因为:信用有利于企业内部员工之间以及不同企业之间信任关系的形成,有了相互信任,才能在企业内部的领导与员工之间、员工与员工之间形成相互关心、互谅互让、坦诚相待、亲密无间的协作关系,形成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从而使企业达到一种集合众智,无往不胜的理想境界;只有相互信任,企业与企业之间才能进行包括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方面的广泛交流,才能真正形成有利共享、有难同当、相互支持、共同发展的协作关系,从而有效降低交易成本,实现规模效益。在社会资本与物质资本同样重要的时代,只有那些拥有较高信任度的社会,才可能创造较稳定、规模较大的企业组织,以便在新的全球经济中具备竞争力。
六、信用还可以促使社会资本的形成和发展
社会资本是主观的社会规范 (信任)、客观的社会特征(社会网络)和结果(有效性和效能)的交融物。在现代经济生活中,它也和物质资本、技术资本、人力资本一样,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基本要素,它建立的核心与基础在于不同社会成员之间的信用和相互信任。创建这种社会资本不同于其他形式的人力资本,不可以通过理性的投资决策来获得,社会资本的获得要求人们习惯于群体的道德规范,并具有忠诚、诚实和可靠等美德。而市场机制下信用实践能够在不同人与人之间、社团与社团之间建立起互惠、合作的普遍信任社会关系,这种社会成员之间的信任及信任的普及程度本身就是一种社会资本,对于经济增长来说,它具有率价值,不仅可以与经济资本相提并论,甚至还具有后者所无法产生的特别价值。
综上所述,市场经济的运行离不开高度发达的信用体系,信用对市场经济的运行发挥着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18-06-04 14:46:35
中国金融家
2018-04-28 09:37:07
发现(智库版)
2018-03-22 09:42:04
中国新闻网
2016-01-19 10: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