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盘持续调整了10个月,上证指数已跌去62%,并逼近上一轮牛市的高点2245.43点。随着大盘的大幅调整,上一轮熊市出现过的破发股、破净股、市盈率低于10倍的个股、1元股……陆续出现,与上一轮熊市不同的是,本
客观看待低市盈率
破发、破净、1元股带来的恐怕都是风险的提示,而不是投资的机会,不过低市盈率股的大量出现对投资者而言却是一个福音。
虽然以单一市盈率指标来判断某个公司的股价是否低估过于简单,但对美国股市的长期实证研究表明,低市盈率选股是一种较好的策略,尤其对大盘股较为适用,能够取得超越指数的收益。
截至9月1日,两市已有95只个股滚动市盈率低于10倍,10-15倍的则有194只。当然其中相当多受益于不能持久的重组收益,或者行业恰好处于周期高峰后的拐点(比如钢铁、房地产等)的个股即便市盈率低也没有实际意义,但部分行业、部分个股已经可以给予足够的关注了,比如滚动市盈率在10倍左右的高速公路股。
在大盘极弱的情况下,即使低估了的个股也可能会被错杀。所以在低市盈率的个股中筛选出关注对象后,投资者也不必急于全仓杀入,可以以金字塔建仓的手法在跌势中逢低介入,或者待其摆脱大盘的影响逆市转强之后才积极跟进。
“破发”可能成为常态
在本轮熊市中最早破发的是在牛市末段上市的大盘股,随着熊市的深入,“破发”的上市公司越来越多,中小板的上市公司也纷纷破发,而且破发离上市的时间越来越短。截至9月1日收盘,已有77家新老划断后发行的新股“破发”,这些破发的个股均是2006年11月下旬上证指数重上2000点之后上市的,约占同期上市新股的1/3。不少投资者甚至某些专家都因此认为,资本市场将因为大面积“破发”失去融资功能,有人甚至将破发视为股价便宜的标志,其实不然。
在成熟的资本市场,新股发行是市场化定价的,新股“破发”司空见惯,2007年美国上市的新股中有约1/3上市首日就跌破了发行价。“破发”并不会导致市场失去融资功能,因为上市公司发行股票可以随行就市,市场本身会主动向下修正发行定价,上市公司只要愿意调低发行价就可以实现融资功能。
资本市场除了融资功能之外,另一个同样重要的功能是进行资源配置。如果没有“破发”,像以往的A股市场那样长期保持“新股不败”神话的话,劣质企业只要能混过行政审批就可以通过资本市场融资,上市公司的“恶意圈钱”就不可能被制止;资源就不可能向优势企业倾斜,企业的优胜劣汰机制就不能正常运转。
A股市场的发行定价也已经开始学习成熟市场走市场化定价的道路,但是在“新股不败”神话的光环下,券商承销业务是只赚不赔的买卖,为了争得这样的赚钱机会,券商等中介机构不得不放弃其本应中立的立场,帮着上市公司进行“包装”,忽悠投资者;参与新股询价的机构,不管上市公司的真正价值所在,盲目报高价,人为地制造估值“泡沫”,扩大A股市场的风险,加剧了A股市场的振荡;新股发行成为一种“无风险高收益”套利机会。
假如“破发”成为常态,承销商必须考虑发行失败、包销等风险,不得不提高对承销对象的要求,成为制约上市公司“恶意圈钱”的一股力量;参与新股询价的机构为了规避风险,会理性报价,减少新股泡沫;申购新股不再是“无风险”套利机会,云集在一级市场的套利资金才会得以疏散。
仙股时代可能来临
8月28日,当*ST梅雁盘中跌破2元大关时,1元股的重现成为市场关注的另一个话题。
8月末A股总数已达1608只,加权平均股价8.37元。其中3元以下个股有64只,3-5元之间的个股有482只。
黄金有黄金的价格,垃圾有垃圾的价格。在纯粹的市场经济条件下,这是天公地道的。但A股市场不是这样,在A股市场,黄金能够有黄金的价格,但垃圾却不会是垃圾的价格,仍然是黄金的价格,这就是所谓的“壳资源”价格。
在国际成熟市场“壳资源”也有价格,不过很低,低到每股几分钱都不值,就像香港股市的“仙股”,股价很低了,交投仍然极不活跃。因为在成熟股市,上市不需要行政审批,符合条件的企业申请后基本都能上,基本上不需要花巨大的代价去“借壳”。
但中国企业在A股上市还很难,要排很长的队,要花很多的公关费用……于是A股的“壳”都很吃香。而且A股垃圾中有不少国企,包含了部分政府信用,诸多濒临退市的公司最终都被政府手把手地扶了起来。
A股的“壳”很吃香还有一个放不上台面的原因———可以通过内幕交易来赚取超额利润———一家一文不值的烂公司,庄家可以在宣布重组方案前大量低价买进,等重组方案出台后,就可以获得暴利。有时甚至不需要实质性的重组,只需要有个重组意向就能把股价炒翻天。
既然A股的垃圾有这么多好处,谁还会真把它当垃圾?自然可以像黄金一样吊起来卖了。
似乎这样并没有什么坏处啊?其实不然,垃圾当黄金卖,必然会破坏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而且权利寻租、内幕交易之类的泛滥,必然导致真正的投资者对市场失去信心。
2007年的一个热点词汇就是“资产注入”,其实一点也不新鲜,和1998年的“资产重组”一个调调。资本不会“学雷锋”,大股东给小股东送钱就像天上掉馅饼。2007年那些以十几倍市盈率收购大股东资产的上市公司们,现在看来又成了大股东套现的工具。
低价在A股市场还有一个特殊意义———很多散户仍然将低价视为“便宜”,喜欢买低价股;多数个股低价通常也意味着低流通市值,对于不少喜欢进行短线投机的私募资金而言,低流通市值的个股不需要太大的资金量就能撬动。所以绝对价位低的个股在反弹行情中时有表现。但投机低价股的风险也是相当大的,就拿*ST梅雁来说,仅仅一个月,就从3.10元跌至2.01元,跌幅超过30%。
“破净”习以为常
截至9月1日收盘,两市股价跌破每股净资产值的个股达到了31只,还有32只个股的股价比其每股净资产值高出不足10%。是不是这些个股已经被低估了呢?是不是因此会有较好的市场机会呢?
其实每股净资产不过是一个财务数据,仅仅代表上市公司的账面净资产,并不是衡量上市公司价值的参数。
对于一家长期亏损或者长期低净资产收益率的企业而言,如果对其进行结业清算或协议出让股权的话,能够卖出的价位多半是低于其账面净资产值的。比如巴菲特的投资旗舰哈撒威公司最初源自收购新贝德福德纺织厂,当巴菲特决定彻底剥离纺织业时,这些账面计价每台5000美元的织布机仅能卖得每台26美元,甚至比拖走这些织布机的运费还要低。
对于没有太大准入门槛的行业中没有特殊竞争力的公司而言,其真实价值不会高过其重置成本太多,很多时候也不会高于其账面净资产太多。
只有盈利能力很强、具有较大的准入门槛、有特殊品牌效应或技术、有特殊资源储备的公司,其真实价值才会远远高出其账面净资产。
正是因为如此,在国际成熟市场上,股价“破净”也是一种常态。比如107只H股主板上市公司中,股价跌破每股净资产的就有约40只。
在新会计准则将金融资产、房产的公允价值变动计入资本公积金后,上市公司的账面净资产更是一个“纸老虎”了。比如本轮熊市中较早“破净”的南京高科,2007年3月底每股净资产才6.818元,到6月底和9月底就分别涨到了7.577元和10.724元,到去年底更是暴涨至20.85元,净资产的暴涨根本不是因为企业产生的利润(去年后三季度,该公司每股收益仅0.41元),基本上都是由公允价值变动带来的。该股今年4月“破净”后,一季报显示其每股净资产已跌至15.785元,6月底进一步跌至12.67元,“破净”实际上并没有真破。
“破净”成为常态也是资本市场发挥资源配置功能的一个重要条件。否则就会导致“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资本市场就会变得更像赌场,而不是投资的场所。
其实,A股市场在上一轮熊市中也曾出现较多个股“破净”的情况,2005年底股价跌破每股净资产的个股就曾达到约200只。可惜一轮牛市下来,垃圾都被捧上了天,当年花了巨大代价取得的成果被一笔抹杀。
从目前“破净”的个股看,除了公允价值变动较大的公司外,钢铁、家电、汽车等行业的个股较为集中,而这些个股在上一轮熊市中也是率先“破净”的。这些个股总是领先“破净”有其内在必然性。
即使从投机的角度,“破净”也不是一个好的投机对象。上一轮熊市中较早“破净”的长春经开、鲁北化工等个股,一轮牛市下来,也没有突出的表现。
监督方式防骗必读生意骗场亲历故事维权律师专家提醒诚信红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税务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网站信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技术研究市场研究信用评级国际评级机构资信调查财产保全担保商帐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训
华北地区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北天津北京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华南地区广西海南福建广东华中地区江西湖南河南湖北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西北地区青海宁夏甘肃新疆陕西西南地区西藏贵州云南四川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