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上市公司半年报业绩波澜不惊(图)

来源:中国证券报 2008-09-01 11:40:19

上市公司半年报业绩中规中矩 调整速度 稳健前行!   1619家上市公司上半年共实现营业收入56464.76亿元,同比增长27.98%;实现净利润5533.03亿元,同比增长16.04%;1619家公司今年中期加权平均每股收益0.23

 上市公司半年报业绩中规中矩 调整速度 稳健前行!


  1619家上市公司上半年共实现营业收入56464.76亿元,同比增长27.98%;实现净利润5533.03亿元,同比增长16.04%;1619家公司今年中期加权平均每股收益0.233元,创下近年来的新高。

  据本报信息数据中心统计,截至8月30日,两市1619家上市公司如期披露了2008年半年报。这些公司上半年共实现营业收入56464.76亿元,剔除1家不可比公司(金钼股份)后同比增长27.98%;实现净利润总额达5533.03亿元,剔除金钼股份后同比增长16.04%;1619家公司今年中期加权平均每股收益0.233元,创下近年来的新高。

  数据统计显示,今年一季度上市公司的业绩增幅在20%左右。再往前追溯,2007年一季度上市公司净利润增幅为97.68%,中期业绩同比增长达到70.29%,三季度增幅为64.18%,而2007年全年净利润同比增幅则达到49.86%。相较而言,2008年前两个季度上市公司业绩增速已明显降低。

  另外,由于部分大盘权重股对上市公司整体业绩影响较大,如果剔除两市前十大市值公司(以2008年6月30日股价为准),1608家公司(剔除金钼股份)共实现净利润3244.85亿元,同比增长达34.23%;而剔除上证50公司后,1568家公司共实现净利润1649.87亿元,同比增长23.74%。因此,上市公司整体业绩增速可能被低估,但增速趋缓已是不争的事实。

  金融“大鳄”最显风流

  和往年一样,蓝筹企业在上市群体中仍然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首先,金融类上市公司依然是A股市场的绝对主力。净利润绝对值前十名中,最赚钱的公司为 工商银行(601398),今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645.31亿元,同比增长57.99%。其后的金融类公司依次为 建设银行(601939)586.67亿元、中国银行(601988)420.37亿元。

  数据显示,两市前十大最赚钱公司合计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2910.87亿元,对整个A股市场的利润贡献达52.60%。其中,有6家公司为金融类企业,余下4家由中国石油、中国远洋、中国神华和宝钢股份占据。

  分析可知,税率调整和行业景气变化是上市公司业绩增长的重要因素。从今年开始,企业所得税率从33%下调至25%,这就使得相关上市公司的净利润出现较大的增长,尤其是银行、保险等金融类公司受益匪浅。另外,化工、煤炭等上市公司的业绩在今年上半年也是大幅飙升,在一定程度上化解了部分行业不景气的压力,尤其是以新安股份等为代表的草甘膦类上市公司、以新和成为代表的化学原料药上市公司、以 大同煤业等为代表的煤炭类上市公司,其业绩的高成长也推动上市公司增速好于预期。

  其他板块方面,电子、通信、食品饮料等行业今年上半年的净利增幅均在50%以上,而亏损额度排名前五位的行业分别为供水供电、石油天然气、木材家具、保险、造纸印刷业。

  业内人士表示,造成行业排名出现变化的一个重要因素是通胀的影响。今年上半年,国内工业品出厂价格涨幅(PPI)为7.6%。纵观今年上市公司中报,全球性通货膨胀,尤其是原材料价格上涨给上市公司带来的“伤痕”已经清晰可见。

  作为下游产业的电力板块,由于煤价的上涨与电价制约,行业净利润下滑高达88.35%,表现最为逊色;相比之下,煤炭行业净利润同比增长超过四成,每股收益上升64.59%,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达14.84%,成为能源产业链上利益转移的最大受益者。

  两大隐忧渐现

  不过,在半年报业绩增长的背后也有两大隐忧,即业绩增速明显放缓、现金流显著下降。

  2007年中期,上市公司整体业绩增长接近七成,但今年中期这一增速不足20%,再考虑到2008年所得税率下降的实际情况,可以说,上市公司2008年中期增长能力“减速”明显。更何况,所得税税率下降的利好因素在2009年已无推动力,再考虑到上市公司年年增厚的业绩基数,上市公司未来业绩增速如何,的确更值关注。

  经营性现金流方面,1619家公司上半年加权平均每股经营性现金流为0.30元,相比去年同期的0.55元,降幅高达45.45%。

  统计显示,今年上半年,有631家公司经营性现金流为负,762家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同比下滑。不少公司下滑幅度甚至在1000%以上,远超过整体下滑幅度。

  举例来看,中通客车上半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1837.12万元,去年同期这一数据为4.68万元;云南铜业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为-71.18亿元,同比下降1701.19%;保利地产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为-64.48亿元,同比下降1068.70%;中兴通讯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为-31.51亿元,同比也大幅下降。

  分析可知,原材料成本支出扩大是诸多公司现金流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中通客车就解释称,因原材料价格上涨且供应紧张等原因,导致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减少。

  除了成本,企业应收账款未及时收回也是造成经营性现金流紧张的另一个重要原因。举例来看,山西三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较同期减少63.12%,主要原因就是销售商品收到的现金减少。公司在半年报中称,“销售的商品在账面上已经计入利润范围内,但实际的资金并没有收回,所以会出现经营性现金流紧张的情况。”又如 哈空调 在净利润大幅增长87.72%的情况下,经营性现金净流入却下滑455.49%。公司解释,“报告期内应收账款金额增大,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为负数。”

  专业人士称,相对于收入和净利润,现金流量的指标或许更贴近上市公司真实的运行情况,获得足够的现金是上市公司创建优良经营业绩的有力支撑。如果一家上市公司经营性现金流为负,或者非常低,往往显示其财务状况并不健康,公司生产经营也会面临许多挑战。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中期现金分红公司金额增长,利润分配水平提高。据统计,两市共有33家公司在2008年半年报中提出了股利分配或资本公积金转增预案。其中,拟现金分红的公司有8家,拟分配的现金红利总额350.91亿元,同比增长463.25%。

  中小板每股收益0.25元

  与主板公司相比,中小板上半年整体业绩保持良好成长性。

  据统计,268家中小板公司今年上半年平均实现营业收入6.44亿元,同比增长36.42%;平均实现净利润5140.54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7.08%;加权平均每股收益0.25元。上述同比增速均高于2007年同期的同比增幅,中小板整体仍呈现持续稳步增长的势头。

  中小板公司中,有119家公司2008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在三成以上,其中19家公司营业收入增长率在100%以上;有105家公司2008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30%以上,其中70家公司净利润增长率超过50%。2008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与净利润增长率双双超过30%的中小板公司达到75家。

  此外,有28家中小板公司今年中期净利润超过1亿元,其中苏宁电器、新和成、宁波银行、三钢闽光、露天煤业和滨江集团等6家公司上半年净利润分别达到11.01亿元、7.65亿元、7.296亿元、5.31亿元、3.763亿元和3.28亿元。67家净利润超过5000万元的公司占中小板公司全年净利润总和的72.30%,成为整个板块的业绩支柱。

  不可忽视的是,部分公司业绩受宏观环境变化影响较大。2008年上半年原材料价格上涨、人民币升值、出口退税率下调、银行贷款利率上调、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宏观经济因素,对部分中小板公司生产经营产生较大负面影响,不少中小板公司业绩出现亏损或者大幅下滑。统计显示,扣除上述67家公司后,201家中小板公司共实现净利润35.93亿元,同比下降约一成。

  数据显示,268家中小板公司今年上半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合计为-2.98亿元,去年同期这一数据为85.16亿元。268家中小板公司中,有130家公司今年中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为负,其中18家公司负值超过1亿元。

  三季度预计增幅逾两成

  截至8月30日,沪深两市共有580家上市公司发布了2008年前三季度业绩预告,占已披露半年报上市公司总数的36.05%。剔除业绩预计不明确和没有去年同期可比数据的公司,可比的513家公司预估其前三季度净利润合计约为1073.46亿元,同比增长22.78%。

  上述580家公司中,有268家公司前三季度业绩预增或预盈,其中,225家业绩预增,38家扭亏,5家盈利;此外,210家公司预计业绩下降或亏损,其中,79家预减,131家预亏;97家预计业绩与上年同期持平,5家公司业绩不确定。

  业绩预增的225家公司中,有74家公司业绩预计同比增长超过100%;预计业绩下降的79家公司中,36家公司降幅在50%以上;而业绩预亏的131家公司中,鲁能泰山、锌业股份、新乡化纤等7家公司预计亏损金额上亿元。

  由于受宏观经济政策、通货膨胀和雪灾震灾等因素影响,上市公司行业内部业绩分化明显。

  机械设备行业有42家公司预增或预盈,同时也有17家公司预计业绩下降或预亏。例如,交运设备企业西飞国际和输配电设备企业特变电工均预计业绩增长超过1倍,而以银河动力为代表的普通机械类公司则普遍业绩不佳。

  化工行业中,有32家公司预计三季度增长或盈利,多家公司增幅较高。双环科技、 华星化工、新和成等8家公司预计增幅超过3倍之多,产品售价上涨成为业绩高增长之主因。

  电力行业则有18家公司预亏,其中鲁能泰山、漳泽电力、长源电力和豫能控股等公司均因电煤价格上涨而预计亏损上亿。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