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期货业协会欲设计信用评价体系 引发业界“风波”

来源:21世纪经济时报 2008-08-29 08:55:22

8月的“火炉”南京,一如以往的闷热。   这加剧了江苏弘业期货经纪有限公司董事长周勇心中的烦闷——他正在为中国期货业协会设计的一个“排行榜”而气恼。   这个&

8月的“火炉”南京,一如以往的闷热。

  这加剧了江苏弘业期货经纪有限公司董事长周勇心中的烦闷——他正在为中国期货业协会设计的一个“排行榜”而气恼。

  这个“排行榜”,准确地说叫做“期货公司信用评价体系”,是中期协酝酿中的一个针对期货公司各方面能力的综合评价标准,如能在近期出台,将是中国金融领域的第一个公司综合信用评价排名体系。

  但要顺利出台看来不易。在半年间,“排行榜”至少已两易其稿,前后有2月版和7月版,后者是前者的修订版。两个版本之间,是期货业内的满城风雨。

        “这个排名非同小可,”周勇的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同行认为,“不排除它会成为未来在股指期货等金融期货逐步推出后,监管层审批期货公司创新资格试点的一项参考指标,所以利益干系重大。”

  于是,窃喜、不满、愠怒、上书、游说、施压,各种表情和动作在这个夏天的期货业圈内上演。

  “综合排名非常复杂,中期协在国内金融业中第一个吃螃蟹,遭受非议,甚至吃力不讨好也在所难免,尽管协会的出发点是用心良苦。”上海一家期货公司负责人评论说。

  “2月版”风波

  这项期货公司信用评价体系,是中期协近期的一个主要研究课题。负责人是中期协常务副会长邹建平,参与者包括中期协合规部主任红妹、信息技术部主任刘铁斌、姜萍等中期协官员。

  一向低调的邹建平向本报记者表示,开展此项研究是因为,经过十几年发展,国内期货行业已经成熟,各项数据比较健全。邹还称,此项课题的开展“得到了有关部门的支持”。

  尽管借股指期货筹备之际,期货公司已基本完成了一轮增资潮,但从长远看,国内期货公司仍将普遍面临明显的资本约束,为此,中期协在一份研究报告中指出,制订信用评价体系“有利于消除投资人与期货公司之间存在的信息不对称,对期货公司引入各种形式的社会资本,进而加速做大作强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在此前的一年里,课题组曾多次征求一些业内专家的意见,并数度召开理事会对其中的指标权重进行讨论,且不断调整。

  最后一次理事会讨论是在今年初,在中期协负责人拍板之后,初稿基本定音,中期协公布的《期货公司信用评价指标设计方案》(试行)(即2月版)在今年2月正式出笼。

  本报记者获得的这一版本显示,期货公司信用评价指标(经营指标部分—综合)的评价要素及其权重分别是:资本充足性和流动性,权重分值为30%;风险管理能力,权重为30%;盈利能力,权重为28%;市场规模,权重12%。

  而在各评价要素名下的所有细项权重中,衡量期货公司的风险管理能力的风险准备金水平、穿仓损失率和错单损失率权重最大,各占9%;其次是盈利能力项下的保证金收入率、利润总额、净资产收益率,权重占7%。

  “根据这个评价体系的初稿,重风险管理能力、轻市场地位的取向较为明显。”一位期货业内专家评价说。

  在周勇看来,根据2月版所进行的排名是一个“比较纯朴”的排名,原因在于,在此之前,所有公司都不清楚在这个模具里刻出来的产品会是什么样,因此受外部影响比较少。

  按照2月版排名的结果令业内人士大跌眼镜——部分名不见经传的中小期货公司排名比一些业内耳熟能详的大型期货公司靠前。

  知情人士透露,中期协内部公布这一排名的时间约在今年4月份,此后,排名开始在坊间流传开来,“中期协逐渐受到来自各方的压力。”

从第一掉到第十四

  与日俱增的压力,缘于2月版排名与业内现实的印象排名之间的悬殊落差,这让中期协不得不重新审视信用评价体系初稿的评价标准。

  于是,中期协再次密集召开研讨会,对指标权重重新设定,由此,7月版体系出炉。

  据记者掌握的7月版,期货公司风险管理能力、资本充足性和盈利能力的权重分别下调到了0.16%、0.18%和0.23%,幅度分别为-40.8%、-47.4%和-15%;而期货公司的市场地位权重则从2月版的12%猛升至26%,上升119.3%。

  此外,相比2月版,7月版还新增了成长能力指标和外部支持指标,分别占重12%和4%,并删去了如保证金收入率、客户盈利率、净资本与净资产比例等部分二级细项因素。

  知情人士透露,新一轮排名,与2月版有了很大区别,“7月版的前十名与2007年期货公司代理额排行榜的前十名有了很大关联。”

  对此,周勇表示,两次排名之所以呈现天壤之别,关键就在于风险管理能力和市场地位的权重此消彼长。

  “完全存在大型期货公司对2月版排名强烈反弹,并对中期协游说施压的可能。”一位业内人士分析说,因此,第二次排名其实更像是大小期货公司之间暗战角力的结果。

  金瑞期货总经理姜昌武表示,在修订稿中降低风险管理权重可以理解,“因为与国际相比,目前国内的期货业监管几乎是一种牺牲效率、不讲求成本的严格监管,出现大的风险事件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在7月版中被“逐”出前十的弘业期货则大为不满。周勇认为,盈利能力体现了企业生存发展的最大目标,风险管理能力是期货公司内部管理的重点和核心,是安身立命之本,修改稿中下调这两项权重“非常不合理”。

  为了说服中期协,周勇向前者上书陈词:“我主要表达三个意思,即评价期间一定要是一个较长的历史阶段、排名靠前的期货公司一定要是风控能力比较强的公司,以及一定是管理很优秀的公司。”

  南华期货总经理罗旭峰就持相对中庸的立场:“各指标的权重要分两方面考量,比如市场份额大了,风险管理能力就会经受更大的考验,这也会体现在得分上。”

  对于业内的各种声音,邹建平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回应说:“中期协设定这些指标和权重完全有根有据,但目前还处于内部检测阶段,以后会否对外公布,还要听上级部门的。”

  “最新版本在我这”

  不管是暗中窃喜的、大为光火的,还是表面淡然暗中较劲的,期货业内对2月版、7月版的各种表情,都缘于设计这一评价体系背后可能蕴含的深层用意。

  对于启动这项课题究竟是中期协的“自选动作”,还是得到上级部门的认可,某期货公司高层满腹狐疑:“这应该是代表了未来的管理思路,不排除这种排名会成为未来股指期货等金融期货推出之后,审批期货公司创新资格试点的一项参考指标,因此期货公司们不能不在乎。”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么为了达到提升名次的目的,按照目前的指标权重,找一个炒手来帮助提高市场地位,不是比什么加强风险管理能力更来得容易?”业内也有人这么议论。

  弘业期货董事会秘书赵伟雄认为,对金融企业进行信用综合排名国际上也没有过,中期协与其花大力气去搞综合排名,还不如进行分类指标的排名来得更为直观。

  姜昌武则对分类指标排名不以为然。“综合排名比单靠几个指标来得全面、客观,也有利于扭转期货公司原先单纯追求交易量的不良风气,应该是一大进步。”

  上海东证期货副总经理方世圣提出一个更为简单的方案——尽量公开期货公司的财务报表,“只要期货公司财务报表很健全,一公开,是非自有公断”。

  根据中期协8月13日公告,期货公司信用评价系统目前已进入数据测试阶段,21日是期货公司提交相关资料的最后日期。

  “其实,2月版和7月版都不是最新的评价体系版本,我手头的才是。”8月底的一天,邹建平略带神秘地对本报记者笑道。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46款不良手机APP上工信部黑名单


信用中国 2018-06-15 16:06:18

信用债新常态 4月取消发行1400亿


财新网 2017-05-04 13:06:54

中国信用违约互换(CDS)终于落地


第一财经 2016-11-03 10:25:17

信用卡不激活 "休眠"也会影响信用记录


内蒙古日报 2016-10-18 10:32:43

中国社会诚信高峰论坛在京举行


中国网 2016-06-16 13:45:55

乳品行业营造诚信消费环境


国际商报 2013-09-24 15:25:38

贷款利率松绑或拉低信用债整体资质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2013-07-30 21:56:16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