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A股市场“概念炒作”频繁 行情为何屡屡落空

来源:通信信息报 2008-08-25 14:03:39

从奥运会开幕到8月19日,上证指数跌幅达到260.95点。多家机构发文指出,令人期待的奥运行情随着A股不断下跌而落空。但是由于此前估计过高,失望的情绪反而加剧了大盘的持续走低。纵观半年多的市场走势,A股经历了包括“三通&rd


  从奥运会开幕到8月19日,上证指数跌幅达到260.95点。多家机构发文指出,令人期待的奥运行情随着A股不断下跌而落空。但是由于此前估计过高,失望的情绪反而加剧了大盘的持续走低。纵观半年多的市场走势,A股经历了包括“三通”、“奥运”等概念,但一个个行情并没有预想的那么强烈,反而成为某些投资者借机炒作的借口,反过来又加重了股市的不稳定。

  在发达的资本市场,也未有一个A股这样多“概念”的股市,我们需要行情来给投资者带来利益,但我们更需要一个健康和有序的股市,一个长期稳定发展的资本市场。

  概念炒作频显,A股市场8个月下挫53.7%

  从年初到8月15日,上证综指已下挫2848点或53.7%,对投资者来说,除了股市的惨跌外,记忆里留下的恐怕还有一波一波离我们很近的概念和“行情”。

  今年3月,市场曾一度炒作“两会”概念股和“三通”概念股。然而,大部分概念股并未出现明显反应,甚至从3月10日开始,几乎所有的概念股都出现了下挫。

  五六月份,“电信重组”概念和“3G”概念开始蠢蠢欲动,但从6月4日开始,整体走低的3G概念板块再度大幅跳水。伴随着“3G”概念的热潮,六月底“高校”概念又浮出水面,由于“高校”概念股中大多数财务状况并不乐观,所以期待的行情显得稍微惨淡了些。

  最让人大跌眼镜的恐怕是“奥运”概念了,这个从7月份就开始炒作的板块一直到现在还未出现像样的行情。反而是从奥运会开幕到8月15日,“奥运”概念股跌幅都超过30%,跌幅深的超过40%。随着奥运板块的集体哑火,抛售的情绪也蔓延到了其他板块,银行、石化等权重板块出现了迅速下探的走势,进而带动了市场连续下挫。

  8个月以来,A股还出现了包括“环保”、“新能源”、“股指期货”和“世博”在内的概念股。值得注意的是,无论哪种概念股,都曾炒得火热,也都出现过短暂的行情,但是,这些让投资者“垂涎”的行情却很少给投资者带来真正的利益,大多甚至还大幅跳水。

  概念褪去,是悲是喜?

  投资者希望通过对概念的炒作引发股市行情。但是,A股市场却显得有些“例外”,上证综指从年初的5296点一路跌至8月15日的2450点。我们不得不问,A股概念频显到底说明了什么?概念褪去后,A股市场又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首先,资本市场能高频率的出现概念,说明经济面比较活跃。事实上,8个月以来的概念包含了从政治、经济到社会的各个方面。“三通”、“两会”的产生都表明了资本市场对国家政治面的看好,而“重组”、“3G”、“新能源”等概念也表明了经济领域在不断改革和发展。事实上,国家统计局统计显示上半年我国GDP增长高达10.4%。

  其次,股市概念频显却没有出现像样的行情,说明A股市场炒作、投机风气浓厚。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副所长赵锡军认为,不少的投机资金入市,故意利用投资者不成熟、不理智的一面,利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些可以利用的因素,来误导舆论、诱导投资者,为自己短期操作谋利。

  再次,说明A股市场依然不成熟、制度建设依然很不健全。“大小非”减持、IPO融资和利益共享等在机制上缺乏相应的保障。

  最后,投资者数量在短时期内剧增,这些新投资者投资经验不足、对风险认识不足、对市场走势把握不足,因此容易出现非理性投资行为。

  市场机遇要从概念走向现实

  “如果这些概念股能有个像样的行情,即使没有,如果能给半年来持续下跌的股市提提气,那该有多好。”一位投资者表达了他对这些概念股的最低预期,但事实上,概念股所带来的行情依然停留在“概念”上,并未走到现实。

  业内人士指出,“概念”的炒作大多都是由基金和机构引起的,众多散户只是“后知后觉”的跟风,但机构们又显得信心不足。在大起大落过程中,机构与散户是一种不对称的博弈。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王斌之指出,中国股市选择调头向下,应该和机构在反弹前刻意打压股价、吸收廉价筹码有关。

  善待散户、善待中小投资者,这是A股市场走向成熟的钥匙,也是让概念走向现实的通行证。这就需要管理层继续制定和出台一系列政策,主要包括大小非减持透明化、规范市场交易行为和建立利益共享机制等方面。9月份、10月份和四季度肯定还有所谓的“概念”出现,要使这些概念真正成为一波行情,能给A股市场提提气,需要政策面的支持。

  对于采取何种措施稳定市场、稳定投资者的预期,赵锡军认为主要取决于两点:第一是政策如何出台;第二是投资者怎样反应。他说:“我觉得更重要的是,能否找到政策实施与投资者反应相一致的切合点,是政策发挥正向作用的关键。如此,投资者才能做出一个比较客观、正确的决策,市场才能够趋于稳定”。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