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来源:网络转载 2008-08-18 13:57:43

为加快推进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2007年3月23日国务院办公厅颁发了《关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明确指出信用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目标、基本原则及

为加快推进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2007年3月23日国务院办公厅颁发了《关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明确指出信用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目标、基本原则及重要性和紧迫性,并提出一系列完善信用体系建设的相关措施和具体要求。对于当前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发展现状
    信用是关乎企业利益、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最重大的问题,信用是奠定市场经济的基石,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前提和基础。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要保证市场经济的良性发展,必须要有良好的信用体系环境做保障。
     对于信用而言,中国有着深厚的伦理资源和文化传统。然而,20世纪80年代以来,信用已经成为一种特别稀缺的资源,信任使用的环境恶劣。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轨轴,打乱了长期的生活、行动于计划经济下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传统文化中优秀的诚信、礼仪等规范被淹没在尚不成熟的市场经济的物欲横流之中,现实经济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失信”现象:企业间的“三角债”屡清不止,银行不良贷款量不断增加,假冒伪劣商品屡禁不绝。自然人、企业、政府以及各类社会中介组织都在忍受信用风险的煎熬。因此,信用问题一直是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大因素。
    自1998年起,我国政府就开始重视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不少城市也先后进行了试点工作。但是,从总体来说,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尚未建立覆盖全国范围的企业信用信息和个人信用信息联合数据库,大部分信用信息分散在政府职能部门、金融机构以及企业和个人手中,缺乏有效的手段和方式将这些信用信息采集和整合;信用管理相关专业的法律缺乏,许多部门和企业信息仍处于封锁和壁垒状态,信息共享尚没有完全形成共识。
    21世纪初,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着一些重要的背景:一是我国正进行的产业结构调整,日新月异的信息与高新技术、飞速发展的互联网与电子商务为市场经济带来新的活力与生机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市场风险与信用风险。二是我国加入WTO,这一举措推进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市场化进程,但同时也要求我们必须遵循国际市场交易信用规则。以上两大背景对我国市场经济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建立与国际接轨的、与我国市场经济发展速度相匹配的信用体系,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
    二、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现实意义
    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大举措,是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治本之策,是适应经济全球化的需要。
    1、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是适应经济体制转变,维护日益扩大的信用交易的需要。经过二十多年改革开放,我国经济已基本上步入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轨道,市场交易关系和交易行为中不仅银行信用关系日益广泛,而且工商企业之间的商业信用规模也不断扩大。适应其需要,与市场经济信用关系发展紧密相连的“社会信用”的作用机制也开始发挥重要作用,成为维系市场经济中各主体之间经济关系的重要纽带。从这一意义上说,市场化程度越高,客观上对社会信用体系的发育程度的要求也越高。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的发展对信用提出了愈来愈高的要求,经济生活中信用交易越来越多,而信用制度和信用管理体系的基础设施建设却远远落后于这种要求,给经济生活带来很大不便。与此相反,如果建立起完善的国家信用体系,则可以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
    2、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是维护社会正常的经济秩序的需要。长期以来,由于我国信用体系发育程度低,信用秩序相当混乱,信用缺失现象大量存在。企业信用的缺失和不足严重破坏了市场秩序,大大提高了市场交易的成本,降低了交易效率,直接影响了市场体系的健康成长,成为制约市场机制发挥基础性资源配置作用的障碍。因此,要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能简单地依靠一次又一次的突击大检查或“严打”等形式来解决问题,而必须要靠规范的市场经济规则和相应的制度建设来实现。建立规范的社会信用体系就是最基本的市场规则,是规范和整顿市场经济秩序的治本之策。
    3、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是适应经济全球化的需要。国际上先进的市场经济国家大多拥有完善的国家信用体系作为经济发展的外在约束力量,规范市场参与者的经济行为,使之合乎市场经济诚信准则的要求。我国目前的信用环境还较差,企业整体信用程度较低,这将严重制约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市场份额会越来越小,信用关系会进一步恶化,在参与国际竞争中会处于非常被动的地位。同时,国内信用秩序混乱也将影响到我国吸引外资的环境,直接影响外国投资的投向,进而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为适应国际惯例的需要,我们必须加快信用体系的建设,这样才能与更多的竞争相抗衡。
    三、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措施
    1、大力弘扬信用文化,积极培育信用道德,在全社会形成诚实守信为荣,违约失信为耻的道德风尚。表彰诚信典型,曝光失信案例。以信用建设为主题,普及信用知识、营造社会氛围,积极争取社会更大的支持。
    2、加大政策、资金、技术保障。为了保证各个地区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落到实处,各级政府和各相关部门要结合实际,制定本地区、本部门信用体系建设规划和方案,制定相关的政策措施,大力推广使用信用产品,积极推进政务信息公开,加快各级各部门政务信息电子化、网络化建设,建立完善电子政务技术平台,为信用信息资源的整合和共享创造条件。
    3、加快推进信用法制建设。根据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需要,借鉴国内外的做法和经验,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地方性信用法规体系,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提供保障。建立完善信用信息征集和披露、信用咨询和评价、信用惩戒和激励、征信机构管理等法规和制度。通过建章立规,明确征信服务的基础性信息标准,界定信用信息的公开范围,规范信用管理部门、信用服务机构及从业人员的行为,确定政府行政管理和执法部门、企业及个人提供基本信用信息的义务等,为各种社会信用活动的开展提供法规、制度支持。
    4、建立和完善三大主体信用。政府信用、企业信用、个人信用构成了社会信用体系的三大主体信用。政府信用是先导,企业信用是重点,个人信用是基础。按照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点,对政府部门、司法机关、金融机构和企事业单位掌握的各类企业的身份信息、业绩信息、提示信息、警示信息,进行归集整合,实现信息互联和共享,为政府监督管理和社会信用查询提供服务。要逐步通过信用信息系统对政府信用信息、个人信用信息进行归集、披露,向社会提供监督和信用信息的查询服务。建立守信受益和失信惩戒机制,以提高失信成本,防范失信行为的发生,同时鼓励守信者。要加大行政执法力度,制定信用违法处罚办法,依法强化对违约失信当事人的处罚,尤其对严重失信并造成恶劣后果的当事人,要依法从重处罚,并及时披露其失信行为,置于社会监督之下,使其付出沉重的失信代价。
    5、培育规范中介组织,促进信用服务业发展。按照完善法规、特许经营、商业运作、专业服务的方向培育发展信用调查、咨询、评估、担保等信用中介组织和服务机构,引导中介组织恪守职业道德、完善自律机制,发挥中介作用,维护和促进市场交易公开、公平、公正。加强对社会中介机构的信用监管,严厉打击非法中介机构和违法、违规中介活动,对蓄意合谋出具虚假验资报告、评估报告、审计报告、质量认证担保证明的中介机构,要依法严惩。建立社会中介服务机构的市场准入、退出机制,促进社会信用服务业的规范发展。
    总之,随着我国信用经济的健康发展,社会信用服务体系的不断深化,在我国政府积极推动和全社会商业征信机构的努力下,相信不久的将来,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将会呈现繁荣发展的景象,为和谐社会的发展和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征信大数据链的形成与应用探讨


联合征信研究 2018-03-30 09:59:38

社会信用体系顶层设计该理顺的“十大关系”


发现(智库版) 2018-03-22 09:42:04

2014年个人信用报告网上怎么查


网络 2014-05-28 22:31:48

博鳌亚洲论坛组成人员(秘书长)


网络 2014-04-13 19:08:06

博鳌亚洲论坛组成人员(理事会)


网络 2014-04-13 19:06:35

博鳌亚洲论坛简介


网络 2014-04-13 17:50:00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