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上海迈入“社会信用管理”时代

来源:解放日报 2008-08-18 08:55:03

最新数据显示,截至今年7月底,上海个人信用联合征信系统入库人数突破1000万人,基本覆盖全市具有信贷消费能力的常住人口,成为上海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标志性节点。这个节点比“十一五”相关规划的设定目标提前了两年。  

  最新数据显示,截至今年7月底,上海个人信用联合征信系统入库人数突破1000万人,基本覆盖全市具有信贷消费能力的常住人口,成为上海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标志性节点。这个节点比“十一五”相关规划的设定目标提前了两年。
  1000万份的存档量,不仅仅用来办信用卡、办房贷,更重要的是:凭借这些海量基础数据,上海已开始迈入“社会信用管理”时代,信用参与社会管理的新功能,将延伸至各个生活领域。

  上海人的信用意识不断增强

  2000年,时任中国工商银行上海分行行长的吉晓辉,得到了第一份个人信用报告。那一年,上海个人信用联合征信系统建成开通。9年来,“诚信库”累计对外提供像吉晓辉这样的个人信用报告800多万份,还出具个人信用评分约140万份。

  “诚信库”中的信用信息来自全市74家联合征信单位,覆盖金融、中介服务、公用事业及政府管理服务等领域。同时,全市19个区县和各个条线部门的成员单位,形成上海社会诚信体系建设联席会议制度,由市征信管理办公室承担日常工作。这些相关单位和市民个体,共同记录着一项项个人信用信息,从办一张银行卡到缴一次水电费,实现信息保存、保护和不同权限的共享。公民本人可通过网点现场、专线和互联网等方式,查询自己的“诚信册”。以中外资银行及保险、证券、租赁、典当等非银行机构为主的业务方,也可经过业务人授权,查得某人信用报告。

  调查数据显示,80%申城市民知晓有“信用报告”这回事,还有30%具有信贷能力的市民主动查询过个人信用报告。这表明,作为在个人诚信机制建设中领先的国内城市,上海人的个体信用意识在不断增强。

  信用管理为社会“节能降耗”

  尽管已初步建成“诚信之城”的基本框架,却仍有单位和个人存在观念误区,认为“诚信档案”是一种可能添麻烦的约束。但实际上,当“信用”成为社会管理的一大要素后,它具有一种为全社会“节能降耗”的效用。

  据悉,市交通局已与市征信办签订合作备忘录,双方共同在汽车租赁、长途客运、货运、公共停车场、出租汽车、驾校等6个行业开展信用制度试点工作。本来,租车业务中的信用风险比较突出,租赁机构常遇到租客将汽车私自质押、逾期不还等问题;另一方面,租车申请手续也较繁琐,个人需提交身份证、驾驶证、公用事业缴费单等5份材料,企业租车更需提供9份材料,令人望而却步。而向汽车租赁公司出具一份信用报告后,租客信用状况清楚,风险可预判,租车价格和期限还可相应浮动。不久的将来,信用管理手段还将在旅行社试点,通过信用报告查询,可降低个人出境游几万元的担保金门槛。

  业内常说,个人信用报告是一张更大的身份证,代表着社会评判。在一些试点区域,如浦东新区,科技人才申请创业资金,也已引入信用评估,该宽则宽,该紧则紧。包含工作经历、教育学历、奖惩荣誉、技能鉴定等信息的“人才诚信报告”,是对社会上假学历、假文凭现象的有力约束。这种客观性报告,在上海市居住证审批、户籍引进、公务员及企事业单位人员招录等环节中正不断推广使用。

  因此,除了刷卡消费透支额度、申请房贷优惠费率等市民知晓度较高的事项,更多社会生活领域正在加强与个人信用记录挂钩。一贯守信者将越活越轻松,惯于失信者将处处受制约。从社会学角度看,信用管理已成为城市管理中具有区分度和针对性的“资源节约型”管理模式。

  “诚信库”催熟一个现代服务业

  庞大“诚信库”的背后,需要一个优秀的现代服务业加以支撑,这就是信用服务业。

  西方发达国家的现代信用制度在两次工业革命之间便已起步,迄今超过160多年历史。其信用制度不仅成为市场经济的一种基本制度,还具备了较为完善的相应法制基础,而且已逐渐渗透到社会行为规范甚至道德范畴中。在这些国家的信用服务业中,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实行数据开放和市场化运作,并有比较健全的信用管理体系。

  行业分析认为,我国信用服务业还处于起步阶段,产业规模与产品链尚不能与征信发达国家相比。近年来,上海信用服务的行业规模逐步扩大,产品类型也不断丰富。结合2007年度数据,全市已备案登记、从事企业信用服务的征信机构为48家,比上年增加7家,形成了一个数亿元的初期规模。

  目前,全市参加年报统计的46家信用服务机构,资本总额约3亿元,同比增长20%;营业收入合计2.65亿元,同比增长10%。按照上海社会诚信体系发展“十一五”规划,到2010年,上海地区个人信用报告等信用产品的日查询量可达5万份。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网络云盘“涉黄”牟利或追刑责


民主与法制时报 2017-12-01 14:03:08

网售病假条 折射信用困境


星辰在线——长沙晚报 2016-08-24 08:14:34

1200名中国富人涉移民加拿大造假面临驱逐


参考消息网 2015-12-01 15:08:39

证监会已建成诚信数据库 与部委地方信用共享


中国经济网——《证券日报》 2014-08-04 12:05:46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