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每年允许5%股权流通 新招破解大小非解禁难题

来源:证券时报 2008-08-15 15:30:30

本轮A股暴跌是多种因素叠加的结果,其中重要原因是大规模大小非限售股解禁期到来后导致的减持套现,大小非限售股解禁后,其极为低廉的成本可保证在任何时候和价位减持套现赢利,这会打破市场已有(流通股东与流通股东博弈)的估值体系,变成产业资本股东


  本轮A股暴跌是多种因素叠加的结果,其中重要原因是大规模大小非限售股解禁期到来后导致的减持套现,大小非限售股解禁后,其极为低廉的成本可保证在任何时候和价位减持套现赢利,这会打破市场已有(流通股东与流通股东博弈)的估值体系,变成产业资本股东与原有的流通股东流通股东的博弈,同时会在短时期内使可流通筹码的规模成倍增加,造成市场资金供求吃紧,特别是在货币政策从紧、经济放缓的情况下会使得市场资金更加紧张。

  目前市场各方对如何破解大小非危机态度不一,主要有三种观点:一种观点是要求调整目前的大小非政策,通过设立减持特别税,将大小非解禁期推迟5-10年等措施约束和限制大小非的减持行为,从而舒缓股市所承受的巨大压力,使市场的解禁行为和减持行为能够在时间上错开。而另一种观点认为对大小非重新设限,违背了股权分置改革的承诺,违背了市场公平原则,应该让市场自己消化和解决大小非问题。第三种观点认为,按比例逐年分批解禁,即每年按一定比例,如3%比例对现有的各类限售股权进行解禁。

  笔者认为,第三种观点其实与第一种观点类似:第一种观点是大小非解禁期推迟5-10年等,按照第三种观点,实质上是将大小非解禁期推迟30年左右,而其3%的比例不太合理:在数学上用100除以3(100/3=33.33年),答案是一除不净的小数;另外对于迄今为止已发行上市的公司的大小非来说,从法律角度看该观点也难以站住脚,违背了股改或发行上市时对大小非限售股解禁期的承诺,作为大小非也是难以接受的。

  其实,目前市场参与者对迄今为止已发行上市的公司的大小非解禁对市场的影响不是很恐惧,最恐惧是的按照目前的IPO办法和大小非解禁规则,会源源不断地产生规模大量新增加的大小非股票,而且解禁时间只有1-3年。为了彻底解决大小非解禁对市场走暖的隐患。个人建议,按照法不前溯的原则,对迄今为止已发行上市的公司的大小非解禁,仍然遵守原有的规则(本人称为“老股老办法”原则);而对今后IPO的大小非限售股按新的“游戏规则”———每年5%比例对各类限售股权进行解禁(本人称为“新股新办法”原则)。

  为什么用5%比例是因为:100/5=20年,国资委对央企上市公司也有每年只允许5%股权可进行流通的规定:具体是对小非限售股规定1年后可逐步解禁(每年5%,分20年在法律上允许全部流通);对大非限售股规定3年后可逐步解禁(每年5%,分20年在法律上允许全部流通)。当然,分20年在法律上允许全部流通,实际上股东不一定抛售这些股票。这样,每一年度解禁规模并不大,市场本身完全可以承受,从而明确市场的预期,提升市场的信心,同时这种方法也会增加大小非的时间成本;另一方面,对于大小非来说也是有利的,因为要实现股权利益的最大化,需要有一个健康稳定发展的市场,而且分20年按比例分批解禁并不是完全限制其解禁流通,大小非也能够接受的,毕竟相当部分大小非并不想在短时期内完全减持套现,甚至有部分大小非在合适的时间、价格上想增持部分股票。 (作者系浙商证券研究所所长、管理学博士)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