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现代汉语词典,轻而易举的就能找一些关于诚信的成语:“一言九鼎”、“金诚至开”、“一诺千金”等等;从古至今,无论是政坛还是商界,亦或是普通百姓之间的交往,有关于诚
翻开现代汉语词典,轻而易举的就能找一些关于诚信的成语:“一言九鼎”、“金诚至开”、“一诺千金”等等;从古至今,无论是政坛还是商界,亦或是普通百姓之间的交往,有关于诚信的故事也是举不胜举。诚信不仅已经成为了社会一个基本的伦理价值需要,更在社会的方方面面都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作用显得愈发重要而且不可替代。
什么是诚信?诚,即诚实;信,即信用,通俗说来就是要以诚待人、守住诺言、履行践约。只要人生活在社会之中,就不可避免的要和其他人接触,那在这个接触交往的过程中,就要有一定的行为规范,这个规范有可能是法律约束的,也有可能是道德约束的,诚信恰是法律与道德都非常强调的一种形为规范,诚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对于一个人来说,没有诚信,就没有立身之本,人和人之间的交往也就没有一定的可确定性。我们试想一下,如果每个人都在说谎话,那就会人人自危,这个社会也就没有了运行的规范,将会陷入混乱。
在中国历史上,“信”一直被看作立人之本、立身之本,但不可否认的是,诚信这个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物欲横流的当今,却面对着一些来自各个方面、各个层次的挑战,甚至整个社会都出现了一种“诚信危机”。有的人认为诚信只是一种“理想化”的美德,在真正的在现实生活中,讲诚信的人往往会吃亏。实际上并非如此,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今社会,我们都能发现讲究诚信大多都是生活的智者,并且多是成功人士。
秦朝末年有个人叫季布,为人非常讲诚信,靠着诚信结交了很多朋友——当然在这过程中,肯定会损失自己的一小部分利益,但是后来当他得罪了汉高祖,被悬赏捉拿的时候,他昔日的朋友冒着被灭九族的危险来保护他,使他免遭横祸,“一诺千金”这个成语便是由他而来的。
我们都非常熟悉的香港巨商李嘉诚先生也是非常讲究诚信的一个人,他把诚信看做是一种资本,并且无可替代。在回顾自己的创业与成功时,他曾深有感触的说:“信誉是不可以用金钱估量的,是生存和发展的法宝”,要“未立事前先立信”。是诚信加上精明的商业头脑,使生活在乱世,14岁就辍学为生计奔波的李嘉诚造就了商界的一个不可复制的传奇神话。
季布和李嘉诚的经历可以看作是诚信在古今不同时代的典型案例,类似于这样的例子可以说不胜枚举。从他们的故事当中,我们可以看出诚信不仅是德、善的基础和根本,也是一切事业得以发展和成功的保证。有句话叫“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个“道”在这里很大程度上就是说的诚信。
如果说诚信对于一个人来说,关乎着他的事业甚至生死,对于一个企业企业来说,关乎着其生存与发展的命脉,那么诚信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政府的则更显示出其重要性。孔子曾经论断过治理国家的六字名言,叫做“足食、足兵、民信”,而“民信”则又是这六字之中最为重要的。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建立民众对政府的信任,远比建立一支强大的军队重要得多。现在一些地方在贯彻国家的政策时,不能很顺利的推行,在执法的过程中,不能做到服众,这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民众对政府的信任度不够,导致一些人的观望甚至是抵触。这会产生极大的能量消耗以及民众的不满情绪,不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也不利于整个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这就需要我们的政府在执政的时候,即要具有亲和力,又要增加行政、执法的透明度,真正做到想民之所想,解民之所难,使民众对政府充满信任,很多问题也就会迎刃而解。
诚信还是一个完善自我,显示人格魅力的重要一个方面,它可以激发人的潜能,使原本的“不可能”变得“可能”。反之,如果一个人整天想的不是脚踏实地的去做事,而是想着怎么样耍些小把戏,甚至去靠行骗来收敛钱财,那么他的潜能就永远不可能发挥出来,他真正的价值也就得不到体现。而且,很难想象一个缺乏诚信、出尔反尔的人,会在社会中得到他人的尊重并取得成功。
令人不安的是在当今的社会,由于一些外在因素的影响,助长了人们对物质的过度追求,诚信被刻意淡忘,甚至成了一个被嘲笑的字眼,认为现在讲诚信已经过时了。拿经商来说,一些人觉得没有必要用“牺牲”自己的利益而换取一个看不着、摸不到的“诚信”,还是眼前的利益来得更实际一些。这种想法无异于涸泽而渔、饮鸠之渴,虽然短时间内可能有所小获,但必不长久,甚至得到的一些也会很快失去。
所以,无论是从个人发展、企业生存以至政府施政上来看,诚信都是至关重要的。诚信不仅仅只是一个约束力,一种行为规范,更是一个无形的“招牌”,一种生产力,它永远不会过时。但建立诚信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不可能只简单的通过一件事、几件事情就能把诚信竖立起来。诚信也很脆弱,需要好好的去呵护,容不得一点粗心,就像十年辛苦栽培起来的树木,一个烟头甚至就会让整片森林化为灰烬。
写在《当代中国》“诚信中国”开版之际!
监督方式防骗必读生意骗场亲历故事维权律师专家提醒诚信红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税务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网站信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技术研究市场研究信用评级国际评级机构资信调查财产保全担保商帐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训
华北地区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北天津北京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华南地区广西海南福建广东华中地区江西湖南河南湖北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西北地区青海宁夏甘肃新疆陕西西南地区西藏贵州云南四川重庆